血小板减少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从实际案例谈血小板假性减少
TUhjnbcbe - 2022/6/21 15:48:00
北京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实际案例

一、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某住院患者的血常规结果

RBC3.27×10e12/L,HGBg/L,HCT31.9%;

MCV97.6fl,MCH30.6pg,MCHCg/L,RDW-CV12.1%,为正细胞正色素均一性贫血;

PLT47×10e12/L,危急值了。

血小板直方图,峰的右侧不平滑,有锯齿状刺突,提示可能存在血小板聚集;仪器也确实有血小板聚集的报警:

于是重采集一个血常规管和一个凝血管,手动上机检测,

血常规管没什么改善,而凝血管的检测结果为:

RBC2.81×10e12/L,HGB86g/L,HCT27.5%;

MCV97.9fl,MCH30.8pg,MCHCg/L,RDW-CV12.2%;

PLT×10e12/L。

血小板直方图,峰的右侧明显比之前用EDTA抗凝管检测时要平滑的多:

科里配有CELLDIFF自动血细胞形态分析仪,于是分别取EDTA抗凝管和枸橼酸钠抗凝管中的血,涂片染色,让仪器进行分析。

EDTA抗凝管的分析结果:在白细胞分类界面中,仪器辨认出数量可观的血小板聚集现象

枸橼酸钠抗凝管则一切正常,无论是红细胞界面还是白细胞界面均未发现血小板聚集,也就不特别发图了。

综合分析,我们最终按照枸橼酸钠抗凝管检测的结果发出了报告。

二、大血小板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一个门诊患者的血常规,仪器是迈瑞BC,

其红细胞检测结果完全正常

但检测到PLT仅为48×10e12/L,报警提示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直方图异常。这种图形,提示的是大血小板。

鉴于该标本的血小板直方图图形异常,用阻抗法检测不可信,

使用希森美康XN0的网织红细胞检测通道,用光学法检测血小板。

仪器直接按光学法获得的血小板计数报告了结果,PLT-O为×10e9/L

×10e9/L,和迈瑞做的48×10e9/L差了50+...哪一个更可信呢?

按照复检规则染色涂片,让CELLDIFF的血细胞形态分析仪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该例患者的血涂片中,血小板并不少见,没有聚集;最突出的特点是大血小板非常多,正常大小的血小板不多:

以上三图是红细胞分析界面中的情况;而在白细胞分类界面中,仪器辨认出一些特别大的血小板(有的甚至比红细胞还要大):

结合血涂片和两台仪器的检测结果,我们认为XN0提供的PLT-O检测结果()比较可信,按照该结果发出了报告

新浪微博上的相似案例

检验侦察兵:下图是一位孕妇的血涂片,血常规结果SYSMEXXN0和西门子i检测血小板数均在19-63之间!结果很低或低,但血片中血小板一点也不少,大血小板较多,仪器无法识别它,导致结果假低。不要过分相信仪器结果,也不能怪仪器不准!目前没有一台仪器能认细胞!

血小板假性减少的理论知识

国内的《血液病学(第2版)》无此内容,笔者查阅了中文翻译的《威廉姆斯血液学(第8版)》

第1部分:

第1章图1-6H如下:

血细胞分析仪显然无法识别粘附在中性粒细胞上的血小板,只会计数这个白细胞,而忽略了这些血小板。

第2部分:

第3部分:

图-1

A部分:该患者的骨髓涂片(未抗凝),无血小板卫星现象

B部分:同一患者经EDTA-Na2抗凝的骨髓涂片,可观察到血小板粘附于成熟中性粒细胞表面;而中性粒细胞前体细胞缺乏与血小板相互作用的表面特征,基本无黏附。

这些特征只在粒细胞接近成熟的阶段才会表达。

第4部分:

第5部分:

第6部分:

第7部分:

以后,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实际案例谈血小板假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