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到10月都是蜱虫叮咬高发期,记者医院了解到,和往年相比,今年该院收治的蜱虫叮咬患者有所减少,但是危重病人的死亡率仍较高,一个多月来,已经死亡三例。
医院感染病科住院病房,记者见到了64岁的蜱虫叮咬患者彭宗莲,彭大姐来自霍山县东西溪乡,今年四月中旬的一天,她像往常一样上山采茶,不幸被蜱虫咬伤。一开始,彭大姐并没有在意。
彭大姐以为是颈椎病发作,又拖了四五天,眼见高热不退,才到村卫生院就诊。彭大姐随后被家人医院。
眼见病情越来越危急,家人又将彭大姐转到医院感染病科,经过检查,彭大姐被确诊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所幸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目前恢复良好。
蜱虫凶猛如被叮咬应及时就医
近日,舒城县汤池镇鲁畈村一位五十多岁的大姐,也是因为在山上采茶时,被蜱虫咬伤,不幸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经过十几天的救治,于5月7日深夜医院去世。
汤磊介绍,每逢采茶季,皖南、皖西山区,都是蜱虫伤人的高发地区。
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所以采茶工、伐木工、以及喜欢去野外活动的驴友、儿童等,需要特别注意做好相关防护。
如果被叮咬后,发现有黄豆大小的“血泡”,这个“血泡”还长着八条腿,那么就是被蜱虫咬伤了。
如果发现被蜱虫叮咬,医院取出蜱虫,不要自行取拿。而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更应及早就医。汤医生特别强调,处于活跃期的新型布尼亚病毒也可能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所以要小心人际间二次传播感染。
被蜱虫咬伤的案例每年都有发生,有些可以幸免于难,但有些被蜱虫咬伤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
蜱虫究竟是什么?咬一口居然还会致命?!
蜱,也叫壁虱,俗称草爬子、草蜱虫。蜱的幼虫、若虫、雌雄成虫都吸血。不吸血时,小的蜱虫如干瘪绿豆般或米粒般大小。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般大小,有的甚至可达指甲盖大。
蜱虫呈椭圆形,成虫身长2-10毫米,是仅次于蚊的世界上第二种最常见的可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多出现在4-10月份。
一些被蜱虫叮咬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血小板减少、脏器衰竭等严重症状,如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会危及生命!
平时我们被虫子叮咬了,通常也就是出现患处红肿瘙痒,重者出现疱疹或溃烂等症状,为什么被蜱虫咬伤后会那么严重呢?那是因为蜱虫咬人的时候会分泌麻醉成分的毒素,被咬的人往往察觉不到。
1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洒驱虫液,穿着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着或叮咬。
2在家养宠物身上,特别是耳朵里、脚趾间、耳朵外沿,时常可看到蜱虫的身影。因此,一定要注意对宠物进行及时清洁,或尽量与宠物保持距离。
3当从可能有蜱出没的地方回家后,换掉所有的衣物,立即洗澡,并在洗澡时特别注意自己的头皮、耳后、颈部、腋窝、腘部、手腕、腹股沟等这些有皮肤褶皱的地方,是否有蜱虫。
4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疑似症状或体征,应当及早就医,即使未发现被蜱叮咬,从疫区旅行回来的人员也应当随时观察身体状况。如发现有发热等症状及时就诊,并与医生讲清楚有无与蜱虫接触,避免更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