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是昆虫类生物最爱出没的季节,不光有恼人的蚊子和小强。还有一种体型更小杀伤力更大的虫子正在角落窥探着你。
千万小心
一旦中招会有致命风险
“这种小虫又开始猖狂了!”医院感染病科主任潘红英主任医师说,这两天,她“下沉”到对口医院,接诊到一名重症病人,“医院就没命了,而病人的病情是‘新型布尼亚病*’感染后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是由蜱虫叮咬后发病的。”
没错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蜱虫。
蜱虫是什么
蜱虫,又称壁虱,芝麻大小,它是一种以吸血为生的小虫,很容易传染疾病。
蜱虫主要生活在丘陵、森林地区,多出没于4-7月。它喜欢附着在人或宠物狗、猫身上,在皮肤上打洞、叮咬、吸血,然后脱落。
蜱虫进食的口部会钻入皮肤,背部则留在外面,当它们吸饱血时全身呈灰绿色,身体也因充血变得膨胀。
吸血前(左)和吸血后(右)的蜱虫
绝大多数的蜱虫叮咬都不会引发严重的疾病,即使出现轻微症状也会自动痊愈,但也有例外。这不,60多岁的钟大伯就中招了。
大伯旅游归来被病击倒
钟大伯多年来一直患有糖尿病,5月下旬至浦江仙华山旅游。两天后,他莫名其妙开始发热,最高体温为39.℃,并伴有畏寒、头痛、头昏,全身酸痛乏力,恶心不适的症状。一开始钟大伯以为只是感冒发烧,但服药后仍未好转。
几天后,钟大医院就诊。“除了高热,血小板居然降到了正常范围下限的四分之一,其他情况也很不好。”潘红英主任说。
尽管钟大伯一时说不清是否被蜱虫叮咬过,但参照已收治的多位病人的临床表现,并结合他几天前上山旅游的经历,医生怀疑钟大伯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随后立即将他的血液标本送至天台疾控中心。果不其然,新型布尼亚病*核酸检测:阳性!最终钟大伯被确诊为“新型布尼亚病*”感染后引起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经过半个月的救治,钟大伯的体温、血小板等日趋正常,精神也明显好转,若无意外本周就可以出院了。
潘红英主任在天台会诊病人(资料图)
“通过‘双下沉’,医院的交流合作越来越紧密,像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医院也可以治了。”潘红英主任说,医院4-6月已收治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被带“*”蜱虫叮咬有生命之虞
潘红英主任介绍,“大多数人被蜱叮咬后仅会引起过敏、溃疡或发炎等症状,一般较轻微。但蜱虫作为一种传播传染病的媒介生物,体内可有多种病原体(病*、细菌、寄生虫,如新型布尼亚病*),常通过叮咬吸血使人患病。尤其是新型布尼亚病*感染引发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被蜱虫叮咬是否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最终得由疾控部门做新型布尼亚病*核酸检测才能确诊,但如果你在去过山区乡村或公园草地等后出现不适,都要重视起来,及时就医,查找原因。
感染新型布尼亚病*后
最常见的就是以下三大症状
一
发烧,体温多在38℃以上,重者持续高热,可达40℃以上,部分病例热程可长达10天以上,并伴乏力、厌食、恶心、头痛、腹泻等。
二
胃肠道不适,并伴随肌肉酸痛等。
三
少数患者还会有出血倾向,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球结膜出血等。
*以上症状只要早发现、早治疗、一般都可痊愈。
以前小编也觉得一只小小的虫子怎么会那么厉害,不过看到这里,小编才知道这个虫子真的不一般,所以大家平时要多加注意。
这段时间正值梅雨季节,走在湿哒哒的草丛里更容易被蜱虫附着,当你或你的家人去过可能有蜱虫出没的地方,一定要仔细检查自己的身体。
万一不幸被蜱虫“缠”上了
应该怎么办呢
01发现被蜱医院
当蜱虫头部已经嵌入皮肤,应立即请医护人员帮忙清理,因为此时的蜱虫很可能已经附着在你身上数小时或几天,很难将其清理干净,如果蜱虫的口器残留于皮下,很有可能造成感染。
02如何自行处理
如果你当时所处的医院,你可尝试自行清理蜱虫,但是务必遵循以下方法:
1、轻轻用镊子夹住蜱虫,越靠近它的口部越好。注意,一定要选用尖头镊子。
2、直直的把蜱虫从皮肤中拉出来。
3、在确保蜱虫被全部清理干净的情况下,用温和的肥皂水清洗叮咬区域,伤口干后用酒精擦拭消*,记得要彻底洗手,清洗仪器并消*。
4、如果条件允许,将蜱虫放入容器,容器中放入一个浸湿的棉球(保证蜱虫存活),盖紧瓶盖,存放于冰箱中,几天后,假如你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困难、身体麻痹等症状,务必立即就医,并且带上这只蜱虫,因为此时它要接受医生的“严厉审视”。
*医生不建议使用凡士林、指甲油或打火机强行“逼”出蜱虫,这样做不仅会伤到自己,还会刺激蜱虫分泌*素,增加感染风险。
如何避免遭到蜱虫叮咬
避免被蜱虫叮咬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远离蜱虫的生活区域,如要您要去有可能存在蜱虫的地方,请遵循下面的注意事项:
一
避免长时间接触木材和落叶堆;
二
在树林或草地上散步时,穿长袖和长裤,把裤子塞进袜子里;
三
穿浅色的衣服,更容易发现附着的蜱虫;
四
使用驱虫剂,最好是专门用来驱赶蜱虫的,记得重复使用,以确保药效;
五
走在小路的中央,不要靠草丛。
(原标题《男子感染可怕病*差点没命,这个季节千万当心这种小虫子!》,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