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记者从市*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市医保局与市财*局联合下发《关于规范全市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病种及支付标准的通知》,15种慢病纳入城乡居民门诊慢病报销范围,开通线上申报渠道,参保城乡居民可享受更便捷高效的门诊慢性病保障服务。
全面落实省定45种门诊慢性病病种,在我市原城乡居民门诊慢病保障覆盖范围基础上,扩大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保障范围,新增心脏瓣膜病(器质性)、慢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慢性骨髓炎(化脓性)、白癜风、银屑病、脉管炎、重症肌无力、阿尔茨海默病、肾病综合征(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系统性硬化症、炎症性肠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原发性)15个病种,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保障,进一步满足参保群众门诊就医保障需求。
我市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待遇保障分为定额和非定额病种管理,45种城乡居民门诊慢性病病种中有36种纳入定额门诊慢性病病种管理,医保支付*策实行最高支付限额,限额内的合规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80%。如,慢性肾功能不全,医保支付标准为元/月,通过认定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门诊诊疗符合该病种支付范围内的医疗费用医保按照80%比例予以报销,1个月医保最高报销元。
另外的9种纳入非定额门诊慢性病病种管理,医保支付纳入住院报销*策管理,合规医疗费统筹基金支付比例为75%,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与住院医疗费用合并计算为7万元/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高支付限额与住院医疗费用合并计算为40万元/年。非定额门诊慢性病病种一般为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血友病、尿*症等在门诊治疗花销较大的重特大疾病,我市将这些门诊特殊疾病拿出来纳入住院报销管理,给予较高的医保待遇水平,有效缓解参保患者“因病致贫返贫”风险。
7月1日起,依托医保网上办事服务大厅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