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脑血管病复习691011
TUhjnbcbe - 2022/6/24 16:12:00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7168769.html

6-9

关于假性球麻痹:

A)与皮质-脑桥-小脑回路的受损有关

B)与谷氨酸递质过多和5-羟色胺递质减少有关

C)包括不适当的大笑或哭泣,而不是由与这些情绪相关的事件引起的,

D)最常见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和中风,但也有多发性硬化症(MS)和帕金森病

E)以上均对

答案是E,

假性球麻痹在ALS患者中发生率最高,但也发生在脑干卒中患者中,脑干卒中比ALS更常见。

卒中和肌萎缩侧索硬化是假性球麻痹最常见的原因,尽管这也可能由其他疾病引起,如MS、帕金森病和创伤性脑损伤(TBI)。

使用三环抗抑郁剂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阿米替林、去甲替林、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可增多5-羟色胺,对假性球麻痹有效。

右美沙芬和低剂量奎尼丁(DMq)可减少谷氨酸传递,已证明可减少50%的假性球麻痹。与5-羟色胺类药物相比,右美沙芬和低剂量奎尼丁研究得更多,效果更好。低剂量奎尼丁的缺点是成本极高,当考虑经济或保险因素时,三环类抗抑郁剂和SSRI仍然是一种选择。

6-10

对于血管内淋巴瘤,哪个描述最准确?

A)中枢神经系统(CNS)和皮肤是最常见的受累区域。

B)血管内淋巴瘤(IVL)通常起源于从实质侵入血管的T细胞。

C)早期出现系统性、非神经性症状,通常提示诊断。

D)MRI显示胼胝体有一特征性的“蝶状病变”。

E)尽管大脑受累,但预后总体良好

答案是A。

IVL是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血管内亚型,其中B细胞阻塞小血管的管腔,没有淋巴结或实质受累。

T细胞免疫表型的血管内淋巴瘤非常罕见。

大多数经活检证实的病例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不同血管区域的多发性梗死。梗死的散在分布模式,不按特定的血管分布。随着时间的推移,梗死可能会增大并累及双侧。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或高级胶质瘤可见胼胝体周围的“奶油状病变”。其他受累器官包括皮肤、肝脏和脾脏。除非在脑活检中发现特征性病理变化,或在皮肤或肝脏活检中发现病理变化,否则在活着的患者中诊断很困难。

发热等全身症状是非特异性的。

涉及中枢神经系统的IVL预后不良,需要进行积极的化疗,包括鞘内化疗。

6-11

关于卒中二级预防指南中的建议,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血压控制的目标水平是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mmHg。

B)低密度脂蛋白(LDL)胆固醇的标准目标水平为70毫克/分升。

C)轻微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后,由于出血风险增加,不应立即使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进行双重血小板抑制。

D)对于严重的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不建议进行外科动脉内膜切除术。

E)建议对主动脉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答案是D。

TIA和卒中患者主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的推荐治疗方法是血小板抑制和他汀类药物。没有证据表明抗凝优于血小板抑制,不建议进行外科动脉内膜切除术。

没有证据表明,保持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对预防中风有益。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标准目标水平是毫克/分升。如果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建议LDL70mg/dL。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用于轻度缺血性卒中或TIA后21天内,以及对引起脑缺血事件的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长期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脑血管病复习6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