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侯明教授规范治疗,长期管理,助力ITP患
TUhjnbcbe - 2022/2/22 22:03:00
中科白癜风恢复美丽*皮肤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00718/8049016.html
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常呈慢性病程,有潜在的严重临床后果,包括出血风险增加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需要持续监测和治疗。近十余年来,随着ITP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的逐步深入,ITP患者的长期管理引起了更多人的重视。近日,医脉通有幸邀医院侯明教授,就“ITP的长期管理及最新进展”进行分享。

侯明教授

泰山学者、山东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肿瘤中心主任、血液科主任

山东省血液免疫重点实验室主任

ITP国际工作组指南制定专家组成员

ASH资深会员、APSTH执委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委、血栓止血学组副组长

中国病理生理协会实验血液学会常委

中国医师学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副会长

医脉通:作为常年深耕ITP领域的权威专家,您对ITP患者的治疗目标有何看法?

侯明教授

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治疗目标是治疗方案要用最小的不良反应来获得基本安全的血小板计数水平,即血小板计数维持在30×/L以上。由于大部分成人ITP患者呈疾病慢性化,因此,ITP的治疗应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一样,进行长期管理和患者教育。目前很多ITP患者的就诊现状为发病才就诊,不发病不就医,存在很大问题。除血小板减少、出血外,部分ITP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乏力、精神抑郁等症状,这些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ITP需要长期的管理。

医脉通:ITP的治疗策略有哪些,在进行药物选择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侯明教授

ITP的治疗分为紧急治疗和一般治疗。紧急治疗药物选择主要考虑药物的疗效及起效时间,包括大剂量甲泼尼龙、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血小板输注等。一般治疗包括一线和二线治疗。对于一线治疗,临床医生的选择并不多,只有糖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是新诊断ITP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丙种球蛋白疗效比较短暂,价格昂贵,且有一定的传播其他病原体的风险,一般在紧急的情况下才使用丙种球蛋白。

ITP的二线治疗,首选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国内有两种选择:艾曲泊帕和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两种药物起效时间相似,主要区别之一是重组人TPO需要皮下给药,而艾曲泊帕是口服给药,相比之下,艾曲泊帕的服用更加方便。另一个区别是,重组人TPO在住院时可以医保报销,但出院之后不能报销,医院拿药就可以报销,不过在院外购药不能报销,这是两者的区别。所以,需根据就医环境和药物的可及性不同来选择药物。

医脉通:在ITP长期管理过程中,患者是否需要维持治疗,维持治疗的时间窗是怎样的?

侯明教授

成人ITP的慢病管理已经提上了重要日程,应把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长期保持在安全的水平,这就需要长期的药物维持,进行长期随访和管理。但是目前慢病的理念并没有得到广泛的推行和认可,很多患者在血小板达到安全水平之后就停止治疗,所以在遇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腹泻、疫苗注射等因素时,容易出现复发。

目前停药仍停留在研究的层面,但实际临床实践中,停药后血小板不下降或不波动的情况非常少,更现实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情况寻找一个最小的、能够维持安全血小板水平的药物剂量,长期维持。所以,对ITP患者普及宣教慢病管理、长期管理理念尤为重要。

维持治疗也需要长期的管理,这其中不仅要

1
查看完整版本: 侯明教授规范治疗,长期管理,助力ITP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