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如何处理
TUhjnbcbe - 2021/7/3 23:52:00
血液病患者化疗中的大多数化学药物都具有很强的*副作用,具有骨髓*性,会导致患者血小板下降。肿瘤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是临床常见的化疗药物剂量限制性*性反应之一,可增加出血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影响治疗效果、严重时可导致死亡。那么,在化疗期间出现血小板数值下降,该如何处理呢?下文给大家一些防治措施的建议:1、血象检查:化疗期间及化疗后应加强观察,一般化疗结束后2-3天检查血象,如果血小板下降时,应该及时动态了解血象情况,必要时每天检查血象。2、血小板降低达二级或以上,停用化疗或可能引血小板减少的各种药物及治疗。3、日常活动时,动作尽量轻柔,如刷牙等。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肢体与硬物碰撞,预防跌倒。4、应注意多休息,避免劳累;避免情绪紧张,保持愉快心情。5、尽量避免使腹部压力增加的活动,如手拎重物、咳嗽、喷嚏、下蹲、弯腰搬重物等,大便不顺畅时,不要用力排便。6、饮食宜清淡、富于营养易消化饮食,忌肥甘厚腻;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避免便秘。7、当发现血小板降低过多时,应给予提升血小板的治疗,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血小板输注、中药治疗等方法。8、日常护理:应穿柔软、棉质内衣裤,避免皮肤伤口,使用软质毛刷,避免牙龈出血,避免进食粗糙、坚硬的食物,用油脂涂局部以防口、鼻粘膜干裂引起出血。同时,应注意观察有无皮下出血,出现的部位、时间,有无消化道及呼吸道出血。如果血液病患者在放化疗过程中突然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和消化道出血,应立即做相关检查并采取治疗措施。早期诊断、正规治疗、预防管理对患者来说非常重要。除药物以外,肿瘤放化疗的病人要尽量卧床,减少剧烈活动,避免发生摔伤或造成外伤。点击加入血液病病友群群里只有病友跟家属,仅供交流互助!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获得无偿解答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