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血小板自身抗体
大多数患者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与血小板计数之间呈负相关性。抗血小板自身抗体产生的部位已知主要在脾脏,同时认为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器官也是脾脏,说明脾脏在ITP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中心作用。
T细胞异常
已在ITP患者血液中发现血小板反应性T细胞。
血小板相关抗原
有学者认为是机体对血小板相关抗原发生免疫反应引起血小板减少。
病*感染
儿童急性ITP常与病*感染有关,是病*感染后的一种天然免疫防卫反应引起的免疫复合物病。
临床可根据ITP患者病程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病程在6个月以内者称为急性型,大于6个月者称为慢性型。有些是急性转为慢性型。
急性型ITP
一般起病急骤,表现全身性皮肤、黏膜多部位出血。最常见于肢体的远端皮肤瘀斑,严重者瘀斑可融合成片或形成血泡。口腔黏膜、舌体上血泡,牙龈和鼻腔出血。少数可有消化道和视网膜等部位出血。颅内出血者少见,但在急性期血小板明显减少时仍可能发生而危及生命。急性ITP多为自限性,部分病程迁延不愈而转为慢性ITP。
慢性型ITP
一般起病隐袭,出血症状与血小板计数相关,30%~40%患者在诊断时无任何症状。主要表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小出血点或瘀斑,尤其在搔抓或外伤后易出现。女性可表现月经量增多。
乏力
许多患者存在明显的乏力症状,部分患者表现比较突出。对有明显乏力症状者也是疾病治疗的指征。
血常规
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的减少,血小板大小及形态异常。一般无明显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降低。
骨髓检查
主要是巨核细胞系的改变。①骨髓巨核细胞数量增加或正常。但能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数量明显减少或缺乏。②突出变化是巨核细胞的核浆成熟不平衡,胞质中颗粒减少、并出现空泡、变性等。
抗血小板抗体测定
绝大多数ITP患者抗血小板抗体水平升高。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不仅治疗很重要
合理的护理常识也是患者必须知道的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何进行有效护理?出血的护理
仅有轻微的皮肤出血时,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观察病情。若继续出血不止或出现其他部位和器官出血,医院治疗。
家庭护理
慢性型病期较长,无论病人本人还是家属都应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好细致的家庭内护理,使病人限度地减少由于疾病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药物应用护理
糖皮质激素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虽然有效,但长期大量应用或突然停药会产生许多严重不良反应,所以必须严格在医生的指导和监督下用药,切不可自行增减或停用激素药,并在用药过程中随时观察有无以下反应:
1、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用药一段时间后往往食欲增强,注意饮食适当,不要过食,防止身体过于发胖。用药后,往往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等外观的变化,但停药后,会慢慢恢复,对此要有心理准备。
2、防止感染:用激素治疗后可诱发和加重感染,所以病人要采取措施,防止感染。已患感染性疾病者,如结核病等,要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同时采取抗感染等治疗措施,或必要时停用激素药。
3、应用该药还可引起消化道溃疡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副作用,患有以上疾病者,应慎用或禁用。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以上疾病症状出现。
4、长期、连续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如果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会导致原病复发或加重,还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所以要严格按医生要求按时按量用药。
饮食护理
1、饮食宜软而细。如有消化道出血,应给予半流质或流质饮食,宜凉不宜热。
2、可给新鲜蔬菜水果、绿豆汤、莲子粥,忌用发物如鱼、虾、蟹腥味之食物。
3、本病为药物过敏或有过敏史者,应在用药时注意避免使用致敏药物。紫斑多有皮肤瘙痒者,可用炉甘石洗剂或九华粉洗剂涂擦。注意皮肤清洁,避免抓破感染,平时可常服药膳。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护理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要多加了解。了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护理常识,从各个方面减少疾病加重和出血的危险性,经过好的护理和治疗,相信患者的病情很快能够康复。
信息提供:肿瘤血液科
图文编辑:于江涛
责任编辑:王景壮
邮箱
dcfrmyyxck
.接诊
发热门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