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如何应对骨髓抑制
TUhjnbcbe - 2025/6/23 17:53:00
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 http://www.xftobacco.com/index.html

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放化疗后的患者询问:“为什么放化疗期间血细胞会下降?有什么方法可以升高白细胞吗?血小板低该吃些什么?”

化疗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减少是由于骨髓抑制引起的。

什么是骨髓抑制?

人体的血液细胞主要有三类,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起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骨髓抑制是指患者在使用抗肿瘤化学药物灭杀肿瘤细胞时,同时也造成骨髓中的幼稚的造血细胞损伤的一种病症。主要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减少。

骨髓抑制轻者会延缓放化疗进程,从而影响治疗效果,严重者可能导致感染、贫血、出血等情况,甚至危及生命。

骨髓抑制什么时候出现?

不同血细胞的寿命不同,导致骨髓抑制出现的时间不同,白细胞当中的中性粒细胞为6-8小时,故最早出现,通常发生在化疗开始用药后一周,至10-14日达到最低点,在低水平维持2-3天后缓慢回升,至第21-28天恢复正常,呈U型。血小板为5-7天,降低出现的较晚,也在两周左右下降到最低值,其下降迅速,在谷底停留时间较短即迅速回升,呈V型。而红细胞因寿命时间长,平均天,故下降出现的时间更晚。

骨髓抑制的分级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骨髓抑制的分级如下:

目前临床普遍采用的化疗后骨髓抑制分级是世界卫生组织抗癌药物急性及亚急性毒性反应分级标准。

Ⅰ度可在监测血象条件下继续化疗,对于Ⅲ度和Ⅳ度骨髓抑制必须给予干预措施已达成共识。

干预措施:立即停止化疗

1、应用特异性的细胞生长因子:(1)白细胞:

骨髓抑制医院治疗提高白细胞数量

常用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红细胞

常用药物:促红素(EPO)、输注红细当急性出血造成血红蛋白低于90g/L,慢性(包括放化疗的骨髓抑制、骨髓转移)血红蛋白下降至60g/L的时候就满足输血标准。(3)血小板:

Ⅰ度、Ⅱ度观察;Ⅲ、Ⅳ度输注血小板联合促血小板生长因子。常用药物: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应用抗生素3、对症支持治疗

骨髓抑制的症状有哪些?

主要有三大类:感染、贫血、出血

1、感染

是由于骨髓抑制导致的粒细胞缺乏、机体抵抗力差,容易继发各种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系感染、皮肤感染等。2、贫血

是由于骨髓抑制红细胞的缺乏,贫血可表现为乏力,活动耐量差,头晕,头痛,呼吸困难等。3、出血

是由于骨髓抑制时血小板减少,可导致自发性出血,如皮肤黏膜出血,脏器出血,严重时甚至脑出血。

发生骨髓抑制时自己有感觉吗?

当轻度骨髓抑制时,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患者早期可能察觉不到。如果患者突然感到“乏力”“困倦”,这可能提示骨髓抑制已逐渐加重。

当出现发烧、咽痛、咳嗽、腹泻、尿频、尿痛等感染表现,可能提示出现了白细胞的降低;

出现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等情况,可能提示红细胞的下降;

莫名出现皮肤的“青紫”(医学称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咳血、呕血、血尿、血便,可能提示血小板的下降。

如出现上述症状,请及时医院就诊治疗。

骨髓抑制时该怎么吃?

放化疗后患者食欲下降,家属要鼓励患者坚持均衡进食,饮食应尽量做到多样化,多吃高蛋白(里脊肉、鸡胸、鸭肉、鸡蛋)、富含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菌藻类(香菇、蘑菇、木耳、海藻等)食品。

白细胞下降时该怎么吃?

白细胞是人体的卫士,白细胞减少了,人体防御功能降低,会出现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的问题。所以,对于白细胞低的患者,一定要避免感染。要注意食品加工烹调过程和就餐时的卫生,不要进食生冷不洁的食物,包括冷盘,隔夜的饭菜。尽量不在外用餐,可多食优质蛋白如:牛肉,鸡肉,鱼肉,鸡蛋,牛髓和高维生素饮食如香菇、红枣等,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放化疗反应和炎症反应。

血小板下降时该怎么吃?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是凝血和止血,传统医学认为,花生衣有升高血小板的作用,一些动物和体外细胞试验也发现,足量的花生衣提取物能促进血小板成熟的过程,但是花生衣补充血小板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这里要再次提醒大家的是五红汤里的“花生衣”是需要到中药店里买的才够量。

对于血小板减少而言,最重要的是确保患者防止受伤,减少皮肤粘膜破损的机会,减少掏鼻挖耳,避免用硬毛牙刷刷牙,可进食温热的软食,避免进食粗糙、生硬的食物,减少食道损伤出血;避免一些增加腹压的动作,注意通便和镇咳,以免出现肠道及肛门处出血。对于鼻出血、颅内脑出血、月经淋漓不尽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血红蛋白下降该怎么吃?

血红蛋白下降,患者出现贫血,对于轻度贫血的患者,可以在饮食中添加动物肝脏、瘦肉、红枣、枸杞、红花生等食物同时合理增加铁、维生素E、甲钴胺(内源性维生素B12)、叶酸等参与造血的营养素的摄入,改善贫血问题。其中猪肝是蛋白质和铁含量都比较高的绝佳贫血食疗选择;当然,以上的铁、叶酸、甲钴胺都可以通过药物补充。

如果患者贫血比较严重,甚至伴有因贫血导致的活动后心慌、气促等情况,要及时联系医生,必要时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

哪些患者要格外警惕?

患者本人体质、基础疾病、病理类型、治疗方案、转移部位等因素均可影响骨髓抑制的程度。总结起来,常见的高危人群有以下特点:

年龄≥65岁,体重指数(BMI)<18.5kg/m2,高龄和消瘦者造血机能变差;

TNM分期III-IV期,有骨转移:骨髓造血功能受损;

多周期化疗(>4周期):多疗程化疗期间药物毒性累积;

放疗中后期:可能由于放射线破坏骨髓细胞的增殖、成熟和释放;

化疗方案:阿霉素、长春新碱、托泊替康、紫杉醇类、长春瑞滨联合铂类、依托泊苷联合铂类等多药或含铂方案。

1
查看完整版本: 如何应对骨髓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