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为了儿子,弃养闺女儿子病了,反求弃女
TUhjnbcbe - 2025/3/30 0:04:00

导读

“偏心和重男轻女”是很多家庭必然面对的现实问题。

虽然说儿女都是爸妈身上掉下的肉,但“肉与肉”是有差别的。哪块肉更能够牵动敏感的神经,哪块肉必然更招人心疼和偏爱,这就是现实。

说得残忍一点,那些偏心和重男轻女的父母,从他们内心萌生偏心想法的那一刻,在他们心里已经没有公平可言,到老也是一颗偏爱的心。

看过一则故事,说在江苏淮安有一对陈姓夫妇。

他们生下一个女儿,但在女儿出生90多天后,转送到一户张姓人家抚养。

至于为什么要把襁褓中的女儿送养他人,网上众说纷纭。

有一种比较贴合实际的说法,陈姓夫妇家里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他们不喜欢闺女,想生一个儿子。

在那个年代,医学信息不发达的情况下,生完孩子不想养转送他人,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儿。

时隔一年,陈姓夫妇如愿以偿生出儿子。

谁都没有料到,陈姓夫妇的儿子天生体弱多病,从四岁开始,被医生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

这种疾病不是急症,但随时都有爆发的可能。一旦爆发,直接危及生命。

在医学上,有着“易燃易爆”的外号。

想要根治此病,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通过骨髓移植手术。

十多年里,陈姓夫妇小心呵护儿子成长,儿子不能轻易下床活动,依靠药物勉强维持生命。

在儿子十五岁时,突然发生病情恶化的问题,由于体内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值千倍不止,稍有伤口破裂便流血不止。

医生说,体内缺少血小板,孩子的眼睛经常出现充血的情况。如果不及时进行骨髓移植手术,孩子的将来前途未卜。

医学上,骨髓移植有一个思路,那就是从血缘最亲近的父母兄弟姐妹中筛选。

经过层层筛选,全家人没有配对成功的骨髓。既然如此,也只能从外围寻求陌生人帮助,从中华骨髓库等待配型成功的个体。

救子心切的陈姓夫妇想到一个人,在他们眼中或许,他是挽救儿子的唯一希望。

他叫张建宏,江苏常熟人,一个与陈姓夫妇毫无瓜葛的陌生人。为什么说张建宏是救儿子的希望呢?

寻女救儿

这是一段不为人知的陈年往事。

陈姓夫妇生育过两女一子,大女儿和儿子跟随自己生活,之前被自己送人的二女儿,现居常熟市跟着一位叫张建宏的中年男子生活。

也就是说,张建宏是陈姓夫妇二女儿的领养人。

陈姓夫妇连夜跑到常熟找到张建宏,说出此次前来的目的,希望张建宏说服闺女救救自己的儿子。

张建宏听完他们的遭遇后,果断答应了陈姓夫妇。

陈姓夫妇也表示,闺女永远是张家的,自己只想救儿子,绝不会透露半点信息,干涉他们的家庭。

张建宏让闺女去做骨髓配型检测,结果显示非常吻合,陈姓夫妇高兴坏了,终于看到希望了。

几天后,陈姓夫妇再次联系张建宏时,张建宏突然反悔了,开口向陈姓夫妇索要50万,但是张建宏表示自己不是想把钱据为己有,而是把钱押在自己那里作为保证金。

陈姓夫妇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他们觉得张建宏出尔反尔,双方为此争执不下,最后彻底闹掰了。

张建宏被骂没良心,他感到很委屈。因为陈姓夫妇刚来时,他曾拿出一万块钱想资助他们,当时答应让闺女帮忙捐献骨髓也是真心诚意,但他的确心里有苦衷。

张建宏现年四十五岁,平时以养虾为生。

之所以领养闺女,是因为自己有过三个孩子,全部不幸早夭。妻子也在七年前跟自己离婚了,只有一个宝贝闺女相依为命。

他翻来覆去,左思右想。骨髓捐助不是小手术,闺女只有十五岁,万一手术过程中出现风险,给闺女的后半生造成影响,他跟闺女怎么交代。

再者说,一旦手术成功,双方必然会常来常往。时间长了,闺女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会不会接受不了现实。

最后,他决定不要做这个“好人”了。转念一想,又觉得见死不救太残忍了。

折中的办法是向陈姓夫妇要50万作为保证金。

陈姓夫妇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见说服不了张建宏。

脑袋一热,冲着张建宏说,实在不行,那就法庭见,自己要打官司把闺女要回去。

此话也激怒了张建宏,当时是你们两口子狠心丢掉闺女,是我捡来拉扯大,你们不但不感激,还扬言要告我。

最终,在热心人士的帮助下,说服老张让闺女行行好救人。

老张答应了,但是要求给闺女做一次全面的体检,并且要在半年后再进行手术,因为闺女距离中考只有半年。

陈姓夫妇听说半年后,再次向老张发起责难,表示不能接受。

中考一次不行,可以下次再考,但儿子的命等不了。

张建宏又提出一个条件说,女儿手术后必须由他照顾,因为自己是苏州人,家里有农田和汪塘脱不开身,陈姓夫妇要安排在苏州做手术,结果被陈姓夫妇以“苏州手术费太高”为由否定了。

交涉彻底谈崩了。

陈姓夫妇接下来的举动令人匪夷所思。

他们跑到“弃女”读书的学校,蹲守“弃女”放学,准备将“弃女”拉走。

据张建宏说,他接到电话赶到时,陈姓夫妇对着闺女吼叫说“我是你亲妈,生你养你的亲妈,你弟弟等你捐骨髓”。

闺女吓得哇哇大哭,浑身瑟瑟发抖说,我不认你,我不捐。

经民警调解,双方作罢各自回家了。

没想到,陈姓夫妇依然不依不挠。

他们在张建宏村里附近张贴大字报,用道德绑架的方式大肆宣扬。

最终,闹来闹去。闺女选择站在养爸的一方,没有救自己血缘关系上的“亲弟弟”。

深度思考

故事有点长,看得心情挺沉重。

这是一个道德与道义两难的问题。

一方是自己血缘最近的亲爸妈和弟弟,一方是养育自己十五载的养爸爸。

无论站在哪一方,都不是一个完美的选择,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

若是义无反顾救弟弟,自己真有个三长两短,自己和养爸的后半生该怎么办,谁会对他们父女负责。

若是拒绝救弟弟,毕竟是血浓于水的亲情,对至亲的人如此冷酷,在外人看来也是一件很残酷的事。

很多人读完故事后,观点不一、各执一词。

笔者的观点是,抛开道德的圣衣,挣脱道德的绑架来说,虽说张建宏和闺女的选择有些残忍,但是对的。

对张建宏来说,他的人生只有这么一个闺女,他不能容许闺女有任何闪失。

一步走错,万劫不复。

生活中,重男轻女的故事比比皆是。

有多少做长兄和长姐的人,慢慢地活成“扶弟魔”的样子。

家里生活拮据,哪怕闺女学习再好,也要被迫辍学打工,供弟弟读书。

弟弟上学要供,弟弟买房买车要意思意思,结婚生孩子也要表示。

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最后的结局只能是双输!

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一塌糊涂,弟弟的人生被娇生惯养的不成器。

笔者并不是有意疏远亲情。对于偏心的父母来说,儿女一定要保持理性,或者说保持安全距离,也要保持好自己的心态。

朋友家里养了很多猫,有一回感觉房子在摇晃。她想都没想,拎着自己最喜欢的那只猫冲到楼下,其他的猫被留在家里。

而平时喂养猫咪,她都是一视同仁对待它们。真到了关键时候,做出的选择截然不同。

人对猫如此,人对人也是一样。这是人性的问题,也是无解的残酷事实。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了儿子,弃养闺女儿子病了,反求弃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