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央媒罕见炮轰自如这种事也干得出来
TUhjnbcbe - 2025/2/23 22:28:00

自如又出事儿了。

这次对它开炮的,是新华视点。而新华视点的官微显示,它的账号主体,是新华社。

7月17日,新华视点发文《甲醛检测结果不一致、丢报告、不赔偿——长租公寓空气检测之痛何时休?》,针对性地实名炮轰自如公寓的空气质量问题:

公寓出示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显示合格,但第三方检测却发现甲醛超标;管家承认空置30天甲醛散不尽,检测结果为企业自检;自如方对此相互推诿,侵权责任难认定……

“檄文”一出,网络上议论纷纷。网上有人质问:自如的房子你还敢租吗?

这几年,被官媒点名批评的互联网企业,后来都不太顺。有因为医疗竞价广告受人诟病的百度,有安全意识淡漠引发严重后果的滴滴……

自如,这一次可能摊上大事了。

一、自如甲醛风波又起

在新华视点的文章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上海一租客秦先生在入住之后身体不适,遂在去年9月申请甲醛检测,却迟迟没有拿到检测报告。秦先生追问之下,得到的却是检测公司和自如管家的互相扯皮:一个说检测一周后就发出了,一个却咬定结果还没有出来。

无奈之下,他自费委托了一家具有CMA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结果显示,甲醛值达到0.13,已经超标。

秦先生当即找自如理论,对方却称复印件无效,必须上交报告原件和发票。怕失去证据、不愿上交原件的秦先生,只能继续追索自如方最初的检测结果,但自如管家不断换人,最终告诉他:

“不好意思,你的检测报告弄丢了。”

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不信。

新华视点记者实探,发现自如还有多条“罪状”。

1、自如管家承认,虽然公司规定房子装修完要放置30天散味,但仅有30天的空置期很难完全放净甲醛。而30天期满,可能带有甲醛的房源仍会释放;

2、有的公寓出示的空气质量检测报告显示合格,与此同时,第三方检测却发现甲醛超标;

3、有的租客自费委托第三方检测显示甲醛超标,自如虽承认却拒不赔偿……

例如,南京江宁区一位租客爆料,今年3月,他入住自如公寓时觉得房间有异味,自费找了一家有CMA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结果显示甲醛、TVOC等指标都超标。邪门的是,入住前自如出具的房屋甲醛检测报告,却显示合格。

在新浪旗下消费者服务平台黑猫投诉上,针对自如“甲醛房”问题的投诉就高达90多起,而且投诉问题多数没有得到正视和解决。

实际上,自如的空气质量问题纠缠已久。

去年,一篇题为《阿里P7员工得白血病身故,生前租了自如甲醛房》的文章,就把自如推上风口浪尖。

事情是这样的。一位阿里员工王先生在年5月,因为工作原因在杭州租了自如的一个房间。7月初,王先生感觉身体不太舒服,回京检查,发现血小板减少,随后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

年7月13日,病情恶化,王先生去世。

而他在年1月入职前才做了全面体检,报告显示一切正常。

为了找寻真相,他的妻子到杭州对王先生租的房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甲醛超标。

这件事曝光后,很多人爆料租住自如房间后出现皮肤过敏等不适,一些自如的离职员工,也自曝装修和租客入住之间几乎没有间隔期。

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在年8月31日,自如发布《关于自如房源空气质量环保的说明与承诺》做出回应,表示“9月1日起,下架全国九成全部首次出租房源,待CMA认证机构检验合格后再行上架”。

自如的整改成效几何呢?

显然,近一年时间过去了,自如公寓的空气质量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这一次,新华视点发文痛批自如公寓的空气质量问题,便成了再一次把自如推向风口浪尖的导火索。

二、健康和商业的矛盾

长租公寓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其空气质量问题可能很难全部得到有效解决。

它的商业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分散式公寓起家,从房东手里租下房源,然后将房屋重新设计装修;再转租,同时配备家电、家具,提供保洁、维修、搬家等增值服务。

也就是说,相比传统租赁市场中,中介仅起到信息传递、交易撮合的作用,自如其实更是做起了“二房东”的买卖。

“二房东”怎么挣钱?——做中间商,赚差价。(当然还有贷款分期、ABS融资等金融模式在操作,此处我们先略过。)

然而,对有一定规模、初具企业组织架构的规范的长租公寓企业,因为成本相对刚性,可变成本较少,通过规模扩张带来管理成本下降和运营效率提升带来运营成本下降空间较小,反而盈利比较困难。

例如万科、龙湖等大房企都对长租公寓有过布局,但都面临着盈利难题。

如何破解?规模为王。只有快速抢占市场,形成规模优势,未来才有可能从房源端的获取上降低成本,并通过资产证券化产品等获得融资优势。

正如熊林曾经表示,“若单体城市运营规模达不到20万间很难实现盈利,整体管理规模达不到万间很难形成规模效益。”显然,自如CEO熊林早就明白规模运营对长租公寓运营商生存的重要性。

拿什么扩张规模?当然是钱了。

这就意味着,理性的长租公寓企业需要在获得房源后快速将其租出,减少空置,使得资金快速回笼,进行下一轮的扩张,同时在装修材料上尽可能地节省成本。

从装修材料角度看,据《新京报》报道,一些房屋租赁企业为了获利,会通过合作的形式寻找第三方装修公司为其服务,直到装修团队接活,中间已经有了多层转包和承包关系,装修成本早已被严重压缩。

从空置率角度看,多空置一天,长租公寓企业的损失就越大。

假设一间房收过来的成本是元/月,出租租金元/月。不算装修费,空置1天,就要损失元的成本。如果是间房,空置1天损失多少钱?

要知道,即便使用的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环保材料,也有导致甲醛超标的风险。而通风透气才是去除甲醛最好的方法。一般来说,房子重新装修后,要先开窗通风散气数月时间,才能入住。

长租公寓空气质量问题频发的背后,或许是抢规模下的成本不可承受之重。

在此之前,自如等企业通过ABS模式回笼资金,在市场上抢占房源,引发热议。如果你还记得,去年8月有一篇题为《资本盯上租房,要吸干年轻人的血吧》的帖子刷屏,房主准备以元/月的价格出租自己在天通苑的三居室,自如开价元/月,蛋壳公寓则愿意开价元/月,自如再加元,蛋壳公寓最终以1.08万/月,拿下了这套房子。

遭到整治过后,此类ABS通道受阻,不得利用银行贷款等融资渠道获取的资金恶性竞争抢占房源。如果使用自有资金,加快周转的压力进一步提高。

最后想说的是,法律的模糊可能也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长租公寓企业对空气问题的漠视。即便是甲醛超标,租客也很难获得赔偿。据《新京报》说,国家在甲醛超标的出租房方面没有明确规定。很多因空气问题对长租公寓企业进行起诉的租客,其诉求经常因为举证困难而得不到支持。

·END·

1
查看完整版本: 央媒罕见炮轰自如这种事也干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