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用来预防心血管疾病应用广泛,但年发表的ARRIVE、ASCEND和ASPREE三项重大临床试验结果,以及其后的多项荟萃分析,都把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推到了风口浪尖,因为这些实验和分析对阿司匹林用于低中危风险人群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显示出了负面的结果,一时间很多人惊呼——阿司匹林跌下神坛。
但阿司匹林用于已经确诊的心血管疾病几无争议,但什么样的人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为此,数十位心血管专家共同制定了《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的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对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提出了更加精准的建议,并明确指出了适用人群和不适宜人群,今天咱们就按照共识提供的流程图,来看看哪些人需要使用阿司匹林进行预防心血管疾病。
一、明确年龄区间
共识指出40-70岁之间的人群,是适合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一个区间。如果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目前证据尚不足以做出推荐,需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评估。这也就意味着,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我们需要谨慎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除非有明确的高位风险的证据。
二、评估预期风险
对于拟准备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需要评估患者的十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果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10年预期风险≥10%,那么需要考虑给予患者进行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ASCVD的风险评估并不复杂,网络搜索后把相关信息进行填写后很快就会出现10年的ASCVD风险是多少。
三、采取四项措施
对于高危患者拟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评估一下是否采取了这四项措施确保把风险降到了最低。一是评估获益风险比,二是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措施,三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干预危险因素,四是患者知情同意。在采取四项措施以后,可以把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风险降低到最小。
四、排除7项危险因素
所谓的7项危险因素,就是ASCVD的评估时的7项指标,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吸烟、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肥胖、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或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七项。如果患者经积极危险因素干预后仍然有3个及以上的危险因素存在,那么需要考虑使用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五、排除不适宜人群
进行了以上四步的处理,对于拟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需要进行最后一项的筛查,也就是排除不适宜的人群。一是年龄70岁或40岁的人群,其实第一步已经排除过;二是高出血风险人群,主要包括正在使用抗血小板、抗凝、糖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物等增加出血风险的药物,又或者是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或其他部位出血病史的人群,再就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病,慢性肾病4~5期的患者,以及未根除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未控制的高血压等。三是经评估出血风险大于血栓风险的患者。对于以上三类人群,需要谨慎进行阿司匹林的一级预防。
对于需要使用阿司匹林的患者,建议给予75-mg/d进行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以上步骤仅仅限于拟使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患者,虽然步骤复杂,但确标准明确,泾渭分明。会给予我们最准确的答案这个患者是不是需要使用阿司匹林,避免了临床上没有标准,随意滥用的情况。或许,会让很多人减少使用阿司匹林之苦。毕竟,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作用仍然很有价值,但使用时应该十分谨慎。只有当获益明显超过风险的时候,我们使用阿司匹林才更有意义!
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