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中国主要食品价格连续第二周回落
中国商务部周二公布的数据显示,食品价格在截至周日的一周继续回落。最近公布的更广泛的经济指标也显示通货膨胀已经见顶。不过分析师警告称,物价回落可能是暂时的。食品价格在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中的占比约为三分之一。在中国*府努力平衡稳定物价与保持经济增长之际,食品价格波动备受关注。商务部称,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较此前一周下降2.5%。这是蔬菜价格连续第二周下降。此前蔬菜价格自8月15日以来一直保持上涨。猪肉价格下降1.8%,不过其他肉类价格上涨0.2%-1.3%。不过,分析师表示,物价回落可能只是暂时的。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的分析师潘晨*表示,该行认为中国的猪肉供应问题并没有解决。生猪存栏量可能已有所增加,但疫情较为严重,因此未来几个月,猪肉价格可能还将保持在高位。他还称,10月份的猪肉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45%。商务部称,截至周日一周的食用油价格上涨0.2%-0.3%,大米价格上涨0.2%,面粉价格持平。尽管猪肉供应问题尚未解决,但整体物价压力可能已出现缓解。瑞士银行(UBS)的经济学家汪涛表示,食品价格驱动物价上涨的特点是当供应紧张局面出现后,供应面就会对价格上涨作出反应,供应就会增加,价格会趋于稳定,通常会再次下跌。该行认为,这是中国未来几个月CPI将回落的最大原因。瑞士银行称,中国*府采取的信贷紧缩措施有助于抑制非食品驱动物价上涨,而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下降也将进一步缓解成本压力。自9月初以来,中国东北主产区的玉米现货价格已下降17%,至每吨人民币2,160元。而受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担忧拖累,9月初以来,国内大豆期货价格已下跌8.9%,玉米期货价格下跌5.7%。大豆和玉米都是主要的饲料原料。中国9月份CPI较上年同期上升6.1%,较8月份6.2%的升幅有所放缓。 :xi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