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和ITP抗争了20多年,37岁的她圆了 [复制链接]

1#

不久前,医院血液科专家周郁鸿教授收到了一位老病人的喜讯。发信息的是37岁的何女士(化名),她是一名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整个孕期在周教授的保驾护航下,最终顺利产下了健康宝宝,实现了当妈妈的心愿。

37岁ITP患者圆了“妈妈梦”37岁的何女士是在13岁那年被确诊为ITP(血小板减少症)的。那时候她还在上小学六年级,早上起来刷牙的时候,牙龈常出血。不仅如此,她小腿上开始出现出血点,越来越密集。在医院做了检查后发现,自己的血小板指标只有1万多,而正常人应该在10万到30万。

经过一年的规范化治疗后,何女士的病情慢慢好转,之后的几年情况也一直稳定。直到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她的病情再次反复,血小板下降到3万以下。当时何女士找到了周郁鸿教授,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情控制住了,血小板维持在8万左右。

虽然何女士平时正常的工作生活都没问题,但她依然提心吊胆,就怕突发出血。一方面担心怀孕会导致病情加重恶化,另一方面也担心自己长期用药,药物会影响腹中胎儿的健康。因此婚后多年,何女士和丈夫不敢怀孕生宝宝。

时间长了,眼看着身边同龄人早已为人父母,而何女士却无法拥有自己宝宝。“我都37岁了,再不生宝宝,已经机会就更渺茫了!”为此,她再次找到了周郁鸿教授。

了解何女士的情况后,周教授为她制定了备孕计划,先停用免疫抑制剂,再配合中药调理,维持血小板的稳定状态。经过半年的准备,何女士顺利怀孕,整个孕期在周教授的“保驾护航”下,她的血小板始终维持在5万左右,最终顺利产下了健康宝宝。

ITP患者怀孕前要先调整用药必须在病情稳定后才能怀孕ITP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英文简称,属于血小板减少中的一种病症。血小板对人体的止血功能至关重要,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往往轻轻碰一下皮肤就有一块青紫,被划伤后伤口流血很难止住。而ITP患者如果要怀孕生子,病情加剧的风险就更大,对医生而言也非常具有挑战性。

“近年来,门诊中遇到有生育需求的ITP患者越来越多,一年少说也有十来个,其中年龄最大的42岁。”周郁鸿教授不禁感叹,自己都快成“保胎”医生了!

周郁鸿教授介绍,丙球蛋白、激素、免疫抑制剂是血小板减少症的常用药,但是免疫抑制剂会对怀孕造成影响,因此,对于那些有生育需求的患者来说,要先停用免疫抑制剂至少3—6个月,同时还要保证病情处于稳定状态,才能考虑怀孕。在怀孕过程中,还要根据情况,减少激素使用的剂量。同时,可以对症采取中医治疗,来维持血小板的稳定,让孕妈妈平稳度过孕期。

“因为分娩时的巨大腹压,容易导致颅内出血。因此ITP患者在分娩时,一般不建议自然分娩,剖宫产更为保险。”

血小板减少症和自身免疫密切相关病毒感染也时主要诱因近年来,我国血液病患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中国发布的流行病学统计,中国每年有万左右的血液病患者,且每年仍以5%左右的速率递增,大部分患者存在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异常等情况。

为唤起全社会对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重视,积极推动血小板均衡采集、合理输注等问题的解决,ITP家园-血小板病友之家联合基金会和医学界将3月20日设立为“中国血小板日”。自年起,“中国血小板日”系列公益活动已连续举办六届。

上周六,第六届“中国血小板日”活动在杭州举行,医院血液、肿瘤科的权威医学专家,公益基金代表,全国各地的患者、家属及志愿者等齐聚一堂。

周郁鸿教授介绍,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病程多为慢性,以血小板减少为主要特征,因此就怕突发出血,令患者及家属时刻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和自身免疫相关,此外,还和病毒感染、环境污染等有关,其中病毒感染是一个主要诱因。有不少患者是因为疲劳过度,容易感冒,导致免疫功能紊乱,激活了血液中破坏血小板的因子。儿童中血小板减少患者大多前2周有感冒病史,近80%的儿童可自愈,但仍有20%患儿会转变为慢性血小板减少。此外,环境污染,如新房装修污染,也会诱发血小板减少。

“治疗血小板减少,尽量少输血小板,大剂量丙球治标不治本,只有在紧急抢救时才会采用。治疗关键是要抑制患者体内的血小板破坏因子,修复免疫功能。”周教授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引起社会各界对血小板相关疾病的重视及关爱,规范血小板的使用,推动血小板减少乃至血液病事业的发展。”

通讯员鲍航行于伟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