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白癜风医院 http://ask.bdfyy999.com/说到“发热伴”,可能不少觉得有点陌生,但提起前不久河南信阳蜱虫咬人致多人死亡的事件,很多人一定记忆犹新。其实,在我们身边,也不时有人被蜱虫叮咬,甚至导致严重的“发热伴”。
“发热伴全称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最新命名为大别班达病*)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一科主任宋修光介绍,“它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每年4-10月高发;其死亡率比较高,在10%-30%之间。”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一科主任宋修光(中)在查房。
乏得连句话都懒得说
山东临沂农户崔洪全因不明原因高烧、家中养羊,被怀疑可能感染了布鲁氏菌,于6月下旬从当地转至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治疗。
之前在当地的血检数据显示,崔洪全血液中的血小板计数尚在正常范围内。“转过来后的第二天早上,最新折检测数据出来了——白细胞、血小板数值都低于正常值!”宋修光介绍,“考虑到他放羊的时候,存在被林草间的蜱虫叮咬的可能,就进行了进一步询问了解。”
果不其然,崔洪全的家人说他的腿上有几处蜱虫咬伤。随后的检测证实,崔洪全感染的正是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其肝、肾等脏器指标异常。
据介绍,发热伴患者的常见症状首先是发高烧,而且不容易退烧。再就是极度乏力,“连句话也懒得说”。第三是全身肌肉酸痛,会有类似肌溶解的表现,“碰一下都可能疼得直叫”。
如果病人持续高烧、有野外活动史,并且血检显示“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应考虑发热伴可能性。宋修光认为,了解这一点对基层医生来说很重要,有助于及时诊断、及时治疗。
“刚来的时候,他的神志就不是完全清楚的状态,人有些木讷。”她回忆道,入院第二天晚上,崔洪全病情加重,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等问题。
情况紧急!59岁的崔洪全被迅速转入ICU进行抢救,并应用了简易呼吸机。在ICU救治十多天后,他的病情一点点好转起来。7月初,他终于从ICU转回感染一科病房。
野外活动衣着“五紧”
病去如抽丝。崔洪全虽然神志恢复正常,但形容憔悴,有待继续恢复。“我想回家,我想回家。”他不时念叨着,虽然能够起床下地了,但也仅限于绕着床边走动走动。
“白细胞、血小板的数据都升上来了,但他的胰腺酶明显偏高,转氨酶、心肌酶等略高。”宋修光解释道,发热伴发病特别快、恢复比较慢,可致全身脏器损害、引发炎症因子风暴。正因为如此,其死亡率比较高,在10%-30%之间。
应该说,崔洪全是幸运的,虽然病情严重,但最终起死回生。同样来自临沂的78岁发热伴患者张秋明,平时有高血压且做过心脏支架手术,终因心力衰竭去世。
“发热伴重症患者本就比较凶险,如果再有基础病、机体代偿能力差,则是险上加险。”宋修光介绍,目前,发热伴的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临床上以对症治疗为主。
可以想见,在发热伴的治疗过程中,医院的重症救治能力在同时接受考验。一般认为,年龄大的患者可能更危险,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关键还得看身体机能状况如何。
据了解,年,宋修光和她的同事们成功救治过两位90岁以上的发热伴患者。她表示,一旦抢救过来,患者通常不会留下后遗症。
既然发热伴病来如山倒,最好的应对办法还是不要感染这个病。“蜱虫是常见的传染源,我们要做的是避免被其叮咬。”宋修光说,在山地、林区野外活动或工作,应穿着“五紧”衣服,即扎紧领口、袖口、裤脚口。同时,选择材质光滑的衣服也很必要。还有,不要穿凉鞋,也不要长时间在户外停留。
事实上,城市居民小区的树林、草地上,也可能潜伏蜱虫。在宋修光去年接诊的患者中,有两人为济南市区的居民。他们没去山区、没到野外,而是在小区内休闲活动时被蜱虫咬了。
患者及家属向宋修光和她的同事赠锦旗致谢。
病*在这里停留3天
“万一被蜱虫咬到,切不可捏、拽,以免刺激蜱虫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甚至导致蜱的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宋修光提醒,医院由专业医生将蜱虫取下。一定要注意观察,不要将蜱虫带有倒刺的口器留在皮肤下。
医院,可用小镊子紧贴皮肤部位夹住它的头部小心取下。“完整取下”蜱虫后,应用力挤按伤口处,将可能被污染的局部血液挤出冲洗掉。之后,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消*。
“伤口消*之后,如果可以拔火罐的话,也是不错的选择。”宋修光告诉农村大众记者,拔罐可以促使伤口局部血液流出,有助于减少病*载量。
有的人比较了解发热伴的厉害,发现自己被蜱虫叮咬后,医院会要求医生采取更为“极端”的处理方式——将局部组织切除。外地到济求医的赵成城就是如此。
“他本身患有肝病,因此对蜱虫叮咬格外紧张。”宋修光表示,其在当地进行外科处理后,因自感不舒适来济南求医。
她认为,出于安全的考虑,患者根据自身状况要求进行“极端”方式处理伤口,属不得以为之,但有其道理。
一般来说,发热伴病*通过蜱虫叮咬进入人体,会在伤口处繁殖3天,然后转移至淋巴结继续繁殖。再然后,病*大量进入血液,从而引发病症。从被咬到发病,这个过程就是潜伏期。发热伴的潜伏期7至9天,长的可达2周。
“被蜱虫叮咬后,要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宋修光最后提醒说,如果出现发烧等不适症状,医院就诊,“记得告知医生自己的野外活动史或叮咬史”。(文中所涉及患者均系化名)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