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沈祖芸说孩子要有ldquo人之为人 [复制链接]

1#
慢成长

两个海归硕士妈妈、儿童心理咨询师,有好文、好物、好方法,一起让育儿更轻松

那天看到朋友圈里有人说“感觉双十一的快递拆开才没多久,眼看双十二就要来了。”

还真是这样。自从孩子出生后当了妈,剁手就成了我们的日常,吃的喝的用的学的,都没落下。

我觉得这都是好事,说明现在孩子生活条件好了,说明我们的选择性更多了,能给他们一个更加丰富的童年。

但我十二月最首要的任务并不是购物,而是趁着假期给果果买保险。是的,买保险。

说实话,我原本不是一个特别会理财、特别有计划的人。生孩子之前,我对保险的概念很淡漠,甚至和很多人一样,觉得就是骗钱。

但这几年,随着孩子的出生,以及亲历很多世事,我是真心觉得未雨绸缪非常重要。

首先是年,我家里有远房亲戚的孩子忽然得了白血病。

我和吉吉的私聊截图

当时,首期医疗费就需要30万。他家是农村的,哪有那么多钱,也没有保险,来外地看病大人也要租房子、吃饭,都是开销。只好上网发求助,村里相邻也给筹钱,连我们这种八百年见不到一次的亲戚也捐款了。

我这才忽然发现,所谓“人生无常”,原来距离我们原来这么近。

医院看病。在放射室外,排队等候时,遇到了一个轮椅推着进来的住院的孩子,穿着病号服,戴着帽子,身体瘦弱,据说也是白血病,我当下心里就难受了。

再后来我自己因为身体原因,医院做癌症筛查,当时还给大家写了文章分享真实经历,医院,真觉得见到了人生百态。当时最大的感触就是,家庭不能没有保障,尤其是孩子。

事实上,在国外,“保险是必须的”是一个深入人心的观念。以前在法国时,学校会强制要求我们购买保险,每年大约欧左右,报销率是70%。如果要%报销的话,要掏钱再买额外的。有一次课上讨论涉及社会医疗制度,教授还向我们公布了他全家4口人每年的保险费用,对当时我一个学生来说,数字惊人。但教授说:“你们觉得不值吗?我觉得很值啊,因为一旦生病了我一分钱也不用花。投资自己的生命当然很值得。”国外都是从小给孩子上保险如今眼看果果逐渐长大,我愈发认同他的话。保障第一,教育第二。在国内,很多父母花大量资金让孩子吃好喝好穿好、报培训班、存教育基金,却不注重健康保险。而国外的观念是,先把宝宝的健康保障好,然后再想怎么给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打造良好的基础。改变这个小小的观念,真的很重要,能在关键时刻,给孩子最有力的保障。

01

而在给孩子的医疗保险中,首先应该考虑的就是重疾险。重疾的保障作用非常清楚,它就是用来抵御万一患上比较严重的疾病的风险。平时如果有些小毛病,花个几千块甚至上万块,都可以承受。可是如果得上了大病,动不动十几万、几十万的医疗费用,一个家庭可能就垮了。但环境的污染、食品安全的威胁、朋友圈的筹款信息……方方面面的信息,一次次刷新家长的认知,让家长神经紧绷,也容易让人盲目认购。很多妈妈和我一样,不是不想给孩子买保险,而是怕受骗上当,最后拿不到多少理赔。

之前朋友圈里有妈妈反馈说,给孩子买了一份重疾险,保费要3万一年,这就算在成人重疾险里都是很昂贵的了。

可仔细看才发现,这份保险是一种分红重疾险,包含了2万多的年金加多的终身重疾。

的重疾险,保额只有20万;年金险呢,每年返还多,合一个月多,还不够一个礼拜的奶粉钱。

终于算清楚糊涂账的宝妈懊恼不已,一心想着要退保。所以特别提醒大家,一定要绕过儿童重疾险最易踩的坑。第一,儿童重疾是用来解决健康保障问题,而不是储蓄问题。听到分红、返还这些字眼,一定要慎重考虑,通常买纯保障型的才是最划算的。第二,儿童重疾险的保额一定要足够,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保额买到50万或是更高才比较合适。重疾险就是用来给宝宝保障大病的,比如白血病这类的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重大器官移植等,保额很重要。0~4岁是孩子迅速成长的阶段,对有害环境的抵抗力尚不成熟,加上遗传等因素,是白血病等癌症高发年龄段。而白血病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的疾病,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所需治疗费用10~30万,骨髓移植费用30万~万。这样看来,20万的重疾险保额远远不够。所以妈妈们在配置重疾险来抵御像白血病这样的儿童高发重疾的时候,一定要重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