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分综述肝硬化患者的止血平衡改变 [复制链接]

1#

基于长期的常规凝血检测,肝硬化患者常被认为处于一种“出血前状态”。但其实肝硬化的止血平衡要复杂得多,涉及到止血与凝血的每一个过程。止血事实上是促凝血因子和抗血栓因子之间严格平衡的结果,包括一期止血(血小板止血栓的形成)、二期止血(纤维蛋白凝块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由于肝脏在这些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其功能的改变会广泛影响整体的止血平衡。

肝病领域高分期刊Hepatology(影响因子:14.)于近日发表了一篇题为《肝硬化患者的止血改变》的综述,主要论述了肝硬化患者的一期、二期止血和纤维蛋白溶解的改变。

一期止血改变

1.出血前改变

在临床上,约70%的肝硬化患者伴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10^9/L),而约1%-2%的肝硬化患者伴有重度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计数50×10^9/L)。肝硬化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包括血小板生成减少和血小板清除增加(图1)。

图1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减少症病因的示意图(smart.servier.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