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化疗”二字出现在您眼前时,您首先会想到的是什么?“癌症”还是“秃头”?
对于接受化疗的患者而言,癌症导致他们不得不如此,秃头则令他们一时难以接受。
脱发,算是患者在化疗后面临的主要副作用之一,大概有65%的化疗患者都会出现脱发的情况。
那么化疗就一定会导致脱发吗?脱发是长久还是短暂的呢?
其实并非所有化疗药物都会导致脱发,跟所有为头发烦恼的发友一样,化疗患者的脱发和头发稀疏的严重程度,也是取决于多种因素。
化疗后为何会脱发
虽然化疗药物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但它们也会损害快速分裂的正常细胞,其中就包括骨髓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导致贫血和疲劳)、消化道细胞(导致恶心和呕吐)、毛囊(导致脱发)。
而角化细胞是毛囊中帮助产生毛发的细胞,由于它们形成细胞的速度比许多恶性癌细胞分裂得更快,并且能提供良好的血液供应……结果这就导致化疗药物能被“快速”地运送到毛囊中。
加之新陈代谢的快速运转,角化细胞就会处于氧化应激之下,这就导致化疗药物可以将这种压力增强到“细胞死亡”的程度。
因此对于化疗患者而言,脱发的严重程度取决于如下几种因素:
化疗药物的类型:有些药物比其它药物更容易导致脱发。
药物的量(剂量):较高的剂量通常具有较大的脱发风险。
药物组合(化疗方案):接受药物组合会增加风险。
给药方式:静脉内(IV)药物比口服药物更容易导致脱发。
您的个人敏感性: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容易脱发,即使使用相同剂量的相同药物。
哪些化疗药物与脱发有关?
导致脱发的化疗药物有很多,不过有的药物会导致患者脱发风险大大提高,不少患者使用后都会脱发;有的药物只会导致少量脱发,即使这些药物通常与前者结合使用。
很可能导致脱发的化疗药物有如下几种:
环磷酰胺
异环磷酰胺
多柔比星(阿霉素)
依托泊苷
伊立替康
紫杉醇
多西他赛
表柔比星
长春新碱
长春瑞滨
氟尿嘧啶
有可能会导致脱发的化疗药物则包含如下几种:
安丫啶
阿糖胞苷
博来霉素
白消安
5-氟尿嘧啶
长春新碱
长春碱
洛莫司汀
噻替帕
吉西他滨
这些药物一般都是医生提供给患者,如果患者担心脱发严重的话,不妨与医生交流一下,他们会提出更为合理的用药建议。
脱发时间
对于化疗患者而言,脱发通常在他们的第二次化疗时开始,一开始可能脱发并不多,但在开始治疗后约1~2个月内迅速增多(不过有些人在几乎完成化疗之前都不会失去所有头发)。
至于头发再生,这一般在患者化疗结束后三个月内开始。只不过这些重新长出来的头发很可能是“卷发”,如果患者在化疗前是直发的话,那么卷发最终也会变成直发,只是时间可能要延长到好几年才行。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患者而言,化疗引起的脱发几乎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它是暂时和可逆的。
只有少数患者在化疗后可能会出现永久性脱发,譬如一些患有乳腺癌的女患者在使用紫杉烷类药物(紫杉醇、泰索帝)和激素疗法后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同时也有报告指出,一些乳腺癌患者在接受了FEC(氟尿嘧啶/表柔比星/环磷酰胺)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后,出现了严重性脱发和永久性脱发。
其它癌症疗法
目前较新的“癌症靶向疗法”一般不会像化疗药物那样导致完全脱发,但会导致头发变细、干燥以及类似于上面所说的卷发的“发质”变化。(有些靶向疗法还可能影响头发的色素沉着,经常导致头发变黑。
一些与头发变化和脱发有关的靶向疗法:
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4/6抑制剂;
VEGF抑制剂,例如索拉非尼;
BRAF抑制剂,例如威罗非尼、达拉非尼;
BCR/ABL抑制剂,例如尼罗替尼、伊马替尼;
同时还有一些常用于乳腺癌的激素疗法,可能会导致患者脱发。只不过这个过程数月到数年不等,毕竟激素疗法的时间跨度有点大。
经常与脱发有关的激素疗法包括:
他莫昔芬;
芳香酶抑制剂——阿那曲唑和来曲唑比依西美坦更容易导致脱发;
氟维司群;
奥曲肽。
除了与癌症相关的药物外,还有一些与非癌症相关的药物也与脱发有关,包括:
类维生素A
抗甲状腺药物
左旋多巴
非甾体抗炎药
抗抑郁药,如三环类抗抑郁药、安非他酮
而且化疗患者脱发不只是跟化疗药物有关,也跟手术、饮食(低蛋白或极低的热量饮食)以及其它疾病有关。
譬如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者甲状腺功能亢进)可能会导致脱发,并且这种病也可能是癌症治疗的结果(化疗引起的甲状腺疾病,这在免疫疗法中很常见)。
总之,脱发是化疗患者遇到到较为常见的副作用,它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所使用的具体药物、药物是否联用、药物剂量以及用药方式等因素。
重要的是,除了极少数情况外,化疗引起的脱发通常只是暂时和可逆的,化疗后好生调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