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奇方,治奇病 [复制链接]

1#

逆汤”来退热是什么原因?

如何判断是真热还是真寒假热?

3分钟的时间,首都国医名师郝万山教授的亲身经历告诉你。

我上大学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到病房参观。有个小伙子,18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在医院住院。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发现这个小伙子还在那儿住院。我想他中间可能是断断续续的出院,又断断续续的入院。这个时候他的病已经到了晚期,全血减少,血红素只有几克,白血球只有几百个,出血现象特别明显,即使不刷牙,他的牙龈也是经常有血痂啊。面色苍白,唇爪不华,畏寒蜷卧。那时候已经是春天接近夏天了,别人都只是盖一个毛毯,他盖着毛毯、棉被还盖着一个棉大衣。因为他白血球很低又合并了感染,就发烧38度、39度,甚至39度以上。我的上级医师中西医都很精通,既然合并了感染,当然要用抗菌素。各种抗菌素都在用,发烧就是不退。我们用中药呢,用辛凉清解的、用甘寒的、用苦寒解*的,烧都不能退。这个时候,我的上级医师就说,要不咱们请老中医大夫会诊--宋孝志老师。宋孝医院出奇方治奇病的一个很有名的老专家。以前我们曾经提到过一个过敏性哮喘的病人,每年的五一以后到十一之间哮喘,我们宋老就用了栀子豉汤2味药,每味药都是15克,治疗那么一段时间后,这个人哮喘不再发作了。所以说他是一个出奇方治奇病的前辈,我们就把他请去了。图*宋孝志老先生我陪着宋老到了病房之后,宋老说,小伙子,伸出手来我摸摸脉吧。小伙子蜷在被窝里,慢慢的把手伸出来。宋老摸了摸脉,过了一会说,小伙子你想喝水吗?他说我总口是干的,我想喝水。宋老说你想喝凉的呢还是想喝热的?他犹豫了半天也没说出到底想喝凉的还是热的。宋老师一看他没有确切的回答,就叫我给他倒半杯热水、半杯凉水,然后我就倒了,把2个杯子拿到床头柜上。你一看就知道哪个是热水,哪个是凉水。小伙子慢慢伸手过去之后,一碰到凉水杯马上就缩回来了,然后再去够那个热水杯,端过来慢慢的喝了一口,也没有咽,就把杯子放在那,过了半天才咽下去。宋老师说,我看完了。回到办公室,随便拿了一张纸就在那写,炮附子10克。我一看愣住了,我们用的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石膏、知母,宋老师开头就是炮附子;干姜10克,红参10克。我说,宋老,这个病人是再障的病人,由于他血小板特别低,合并了感染以后发高烧,现在体温是39度。宋老回头看了我,你是中医大夫还是西医大夫?宋老是嫌我说的这个话不符合中医辨证的特色。因为我说这个病人是再障的病人,是合并感染才发烧,用的完全是西医的术语。宋老第4个药是炙甘草6克,这不就是四逆加人参汤吗?他把纸放在那说,你要敢用呢就给他用,你要不敢用就不要给他用,扬长而去。等我的主管医师来了,我给他看这个方,主管医师看了也一愣,想了半天他说,既然我们请宋老了,既然老前辈用这个方子,我们就慢慢的用。当然你不要下长期医嘱,一天一付药,第2天看情况再给他开1付药。我们为什么不敢用热药啊?在我们的心目中,出血倾向非常明显,动不动鼻子就出血,牙龈经常有血痂,再加上他发高烧,你说能用热药吗?我们心里转不过这个弯来。第1天用完药后很平静,既没有出血倾向,体温也没有升高,但是也没有下降。第2天用完了,通常情况下到下午,他应当是39度左右,第2天下午居然是38度五左右。第3天用完了还很平静,体温成了38度了,有下降的倾向。用了几付以后体温逐渐下降,体温正常了。1个星期以后完全不烧了。我的主管医师也很奇怪,说咱们再去问问宋老,为什么他用了热药居然体温能降下来?我就去问宋老。宋老当口就跟我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你学过这句话吗?我说我好像上大学本科的时候《伤寒论》中有这么一句话。你看这个病人发着高烧,盖了那么厚的被子,这不就是身大热反欲得衣吗?我一想是啊,他心里觉得烦热,所以才去够那个凉水杯,当他摸到这个凉水杯的时候,马上就缩回来了,这不就是真寒吗?所以他有些虚热,因此他为什么不能说清楚他想喝热的还是想喝凉的。我让你弄2个半杯的热水和凉水,就是想试试他到底是想喝热的还是想喝凉的。你看他凉水都不敢碰,你再给他用银花、连翘,公英、地丁、石膏、知母,你是想害他还是想救他呀?宋老就是这么非常严厉的在说我。这就是"身大热,反欲得衣者",这就是阴盛阳浮。阴盛阳浮这个词,宋老没有说阴盛格阳,阴盛阳浮,书上没有,老前辈说的这么一句话,虚阳浮于外可以有持续的发热,这就是虚阳浮于外的一种表现。这个小伙子这次用了人参四逆汤以后,烧退了,以后再也没有发烧。3个月后,这个小伙子死于脑溢血。这个是他疾病本身的发展,血小板太少了,这种出血倾向必然发生的,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以病机分析,真热与假热需辨清,才能对症下药取得疗效。

可见《伤寒论》原文指导临床的重要性。

来源:华医世界,作者:郝万山。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网络。我们分享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此文出于学习分享、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点击「赞」+「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