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
青岛市文明办发布了11月份文明市民名单,
其中:
助人为乐2人,见义勇为3人,
敬业奉献3人,孝老爱亲2人。
他们中,有的连续11年奉献热血,献血总量是全身血量的15倍;有的两进火场救出老人,扑灭“喷火”煤气罐。他们的善行义举所散发出的正能量色彩,让青岛这座海滨城市变得更加美好秀丽。
11年献血总量,是全身血量的15倍
一心向善是献血者们不变的追求,一往无前是逆行献血的使命决心,一如既往是对患者最坚定的承诺。年出生的王本松就是这样一位献血者。
新年伊始疫情爆发后,临床用血需求急剧上升,而献血人数明显减少。2月22日,接到青岛市中心血站电话的王本松,急忙赶到中心血站捐献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相当于毫升的献血量。
“虽然我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奔赴在抗疫前线,但作为青岛人,我可以用无偿献血的方式来出把子力气!”王本松语气坚定。
王本松(资料照片)
在此后的大半年时间,王本松几乎是每个月都定期献血。疫情发生以来,他已经捐献过6次血小板,共计9个治疗量,相当于献血量毫升,青岛市中心血站也为他颁发了《“抗击疫情,为爱逆行”感谢状》。
而这仅仅是王本松11年无偿献血路上的一道缩影,打开他的献血证,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记录了他的献血历程。年7月的一天,王本松在单位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成功捐献了毫升血液,从此开始了他的献血生涯,11年来从未间断。
截至年8月15日,王本松先后无偿献血52次,累计献血量69毫升,包括85治疗量的血小板和1毫升全血。如果按一个成年人全身血量为毫升来计算,他献出的血液总量几乎是他全身血液的15倍。也因此,王本松获得了-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
火场里救出老人,扑灭“喷火”煤气罐
“要不是法强冲进着火的屋里救俺,这世上早就没有我这老婆子了。”
当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横河川村季元美老人聊起半年前家中失火的事情时,年过八旬的她依然有些情绪激动。
5月3日中午,藏马镇横河川村民刘法强正在自家的一处空院内喂猪。进猪圈不久,他忽然听到几声断断续续的呼救声。刘法强抬头一看,发现猪圈隔壁的一户老人家屋里蹿出不少浓烟,火焰蹿到了房顶。
见此情景,刘法强扔下手头的活,迅速冲往老人家中,老人家中火势较大,但刘法强全然不顾地冲了进去。此时老人因惊吓过度,已瘫坐在地上,刘法强立马上前将老人扶起,将她抱出了“火场”。
刘法强(资料照片)
由于着火房屋老旧且又是砖木结构,55岁的刘法强将老人救出火场后,发现火势愈发猛烈,他再度冲进屋内,俯身在屋里查看火情。他发现着火的是老人家的厨房,煤气罐在炉灶下面呼呼的往外冒着火,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煤气罐爆炸,会对附近村民造成伤害。
刘法强不顾烧伤的手臂,跑到隔壁自家房子里拿来毯子,准备浇上水,冲进火场将煤气罐盖住并搬出来,但是附近没水可用,时间不等人,刘法强只好用猪圈外面的猪尿打湿旧衣服和毯子,再一次冲进火场奋力将煤气罐搬了出来,并隔着衣服迅速将煤气罐阀门关闭,成功防止了煤气罐爆炸事故的发生。
刘法强奋勇救火的同时,他大声呼喊村里邻居们共同参与救火。村民们听到呼救声后,纷纷提着水桶跑了过来,刘法强和大家一起往着火房间里泼水,大约半个小时火就被扑灭了。
原来,事发当天,独居的季元兰老人因做饭使用煤气不当引起火灾,幸好刘法强发现及时并实施扑救才化险为夷。
11月份文明市民名单
青岛人和明远轨道车辆装备有限公司职工孟祥振(助人为乐)
青岛高科热力有限公司职工王本松(助人为乐)
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横河川村村民刘法强(见义勇为)
青岛疗养院医师尤艺、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张平(见义勇为)
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后社区*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纪奕坤(敬业奉献)
莱西市人民检察院一级检察官李健(敬业奉献)
市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员鲁芫君(敬业奉献)
城阳区河套街道小涧东社区居民刘彩秀(孝老爱亲)
崂山区中韩街道张家下庄社区居民孙妮妮(孝老爱亲)
--------------------------------------------------
◆来源:半岛全媒体记者徐杰◆责任编辑:孟德宝审核:董磊
◆半岛-(线索采用后,有奖励哦)
◆联系我们:(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