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关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部署,加强沪苏浙皖无偿献血工作的交流合作,发掘和宣传无偿献血感人事迹,进一步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经沪苏浙皖三省一市红十字会研究决定,联合新浪网、喜马拉雅等媒体开展无偿献血征文活动。江苏省红十字会将选登系列优秀作品。
我和先生从相识相知相恋相爱,因为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经济条件相似优裕的原生态家庭走在一起。喜欢追求精神生活。用自身的血液作为爱的捐赠,用点点血液串起爱的桥梁,用满腔的热血汇成爱的大川,传递着人间温暖,这是我们的诺言,也是我们终生无悔的选择。
以爱的名义无偿献血
“无偿献血,无上光荣”,献血车上的宣传语让我们的眼睛为之一亮。“您们好,献血请上车”,工作人员用文明礼貌的问候把我们迎上了献血车,这是我们夫妇终身难忘的共同第一次无偿献血场景。那是年1月29日,那天是我们结婚十周年纪念日,朋友们都说:现在都流行买三金呢,再聚聚热闹一下?为了纪念我们相濡以沫的婚姻生活,我和先生买了三金首饰、又拍了婚纱照,也办了一场和亲朋好友相聚一堂祝贺的宴会,现代人的浪漫程序一样都没有少。内心里却总感觉少了点什么。那天我们俩从婚纱店里出来,看到市中心邮局大楼门口停着的献血车,顿时精神为之一振,感觉找到了精神寄托,“我们一起献血吧”“好”先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们踏上舒适温馨的献血车,“请喝水”、“请填写表格”、抽血化验,在工作人员体贴入微的良好氛围中,我们俩怀揣些许激动和紧张,坐在献血位上各自献血毫升,每人领了一本无偿献血证。红彤彤的无偿献血证标志着我们献血生涯的开始,也是我们结婚十周年最有意义的礼物。“这件事我们做一辈子。”“好。”我和先生相视而笑。当时年轻的我们体验到一种无比喜悦的自豪感,认识到无偿献血就是一种责任担当。“您好!您献出的血液经检测合格,医院救治病人。”这是我们最开心最喜欢收到的短信。从此以后,我们俩与献血结下不解之缘,坚持了二十一个春秋。
红色的血液爱的表达
誓言无声,落地生根。从年起,从每半年献一次全血到一个月、15天献一次血小板,我们见证了无偿献血发展史。从一本本无偿献血证到一张张无偿献血卡以及现在的电子献血证,记录了我们风雨无阻无偿献血历程。“你们是流动的人体应急活血库,召之即来,来之即献。”血站工作人员这样夸赞我们。“机采血小板是一种比捐献全血更为先进的一种献血方式,在临床上,血小板主要用于救治一些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的患者,医院的患者都需要依靠不间断地输注血小板来维持生命。”夫妇荣获全国无偿献血最高奖金奖共11个,银奖1个。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江苏省最美家庭、盐城市最美标兵家庭,盐城好人。
全家总动员爱的传承
耳濡目染,言传身教,8年12月22日是儿子的18岁生日,我们的儿子以献血毫升血液作为成人礼最好的礼物。儿子在学生时代,因为参加无偿献血,曾两次获得爱心助学金,并获得“爱心大使”称号。年5月19日,他捐献造血干细胞采样,光荣的成为中国造血干细胞采样志愿者。年4月接到通知和一名7岁患儿初配配型,9月他通过高分贝体检。年3月通过捐献前体检,5月因为患者家庭放弃治疗未能成功捐献。但是,自始至终他兑现了希望帮助别人的诺言。为此,我和先生为他骄傲。《中国红十字报》“全家总动员无偿献血”专题报道。年世界献血者日全球主会场中国上海,《中国输血》刊登我们的征文《幸福从卷起袖子开始》,作为礼物赠送给来自全世界的输血界同仁们。
志愿服务爱的升华
每次献全血-毫升只占我们人体总血量的2.5-10%;血液具有很旺盛的代偿能力,献血不但无损健康,相反还能增进血细胞的新陈代谢,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有益身心健康。定期无偿献血成了我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奉献不仅仅是付出,奉献更让我们收获了精神的满足和身心的健康快乐。多少年来,我们从未因身体原因请过病事假。在工作中,我们兢兢业业,分别荣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光荣称号。生活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