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Pembrolizumab诱导血栓性血小 [复制链接]

1#

Pembrolizumab诱导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Pembrolizumab-induced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

背景

Pembrolizumab是一种针对PD-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对多种恶性肿瘤具有抗肿瘤活性。此类免疫节点抑制剂与多种免疫副作用相关,如皮疹、结肠炎、肝炎、肺炎、内分泌疾病。Pembrolizumab还可引起血液学的免疫副作用,本文介绍一例由Pembrolizumab诱导的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TTP)。

病例介绍

患者,女,60岁,诊断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无血液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或家族史,活检显示PD-L1高表达(75%),因此行pembrolizumab治疗(mg),每三周给药一次。第五次给药两周后,患者出现左侧胸痛、发热和呼吸困难,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静脉注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4小时后改为静脉注射青霉素+强力霉素,实验室检查未找到微生物感染证据,但对抗生素治疗有效。次日患者血小板减少(77×10?/L),随后出现Coombs阴性溶血性贫血,LDH升高(U/L),外周涂片出现微血管病变,凝血检查未显示DIC,初步诊断为TTP。静脉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g,连续3天,然后口服强的松龙,经过5天血浆置换,血小板恢复正常,溶血性贫血改善,ADAMTS-13水平仅为正常水平的3%,证实了TTP诊断。入院后12天出院,并停用口服强的松龙。实验室检查见Table1。

讨论

TTP是一种血栓性微血管病(TMA),由ADAMTS-13蛋白酶严重缺乏引起,分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后者是由ADAMTS-13的抑制性自身抗体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病例报道抗CTLA-4抗体(ipilimumab)和抗PD-1抗体(nivolumab)可导致TTP,甲基强的松龙和血浆置换治疗有效。

TTP的诊断是基于实验室和临床发现,并通过ADAMTS-13活性水平3%得到证实。有病例报道哌拉西林可导致TTP,但该患者之前因肺炎使用过哌拉西林并未出现TTP症状,因此排除是由哌拉西林和感染导致的TTP。

在缺乏TTP诊断证据(ADAMS-13不抑制)的情况下,癌症是TMA的已知病因,但该患者在最初的恶性肿瘤诊断中没有TTP的迹象,因此通过Naranjo算法评估了pembrolizumab相关的不良药物反应(ADR)的可能性,评分为6分,提示可能存在ADR。

总之,pembrolizumab治疗适应症不断扩大,有病例报道其可引起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结合本病例导致的TTP,Pembrolizumab的血液免疫副作用值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