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奉化王大妈中招夏天最易发生,与居住环境 [复制链接]

1#

又到了夏季,闷热潮湿的天气给了蚊虫滋生最优越的条件,虫媒叮咬引起的传染病发生率也在逐渐上升。这不,奉化有位王大妈就因为被蜱虫咬伤发生严重感染。

连续5天抗感染治疗无效

王大妈今年70岁,6月22日,王大妈突然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体温最高达39.0℃,最初以为是吃坏肚子了,医院检测新冠肺炎阴性后,进行了5天的抗感染治疗,没想到人越来越不舒服,胃口越来越差,医院再次复查血小板竟降至30X10^9/L(正常范围-X10^9/L),于是家人立即将其转至宁波医院急诊抢救室。

感染科医生会诊后考虑患者的症状为感染所致,立马安排王大妈入住感染科。刚入院时,王大妈的血化验结果显示肝功能损害,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肿痛、精神极度萎靡,曾一度神志恍惚、消化道出血等症状。

原因与居住环境有关

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得知,原来王大妈的工作是看护山林,家里种了一片桃林,长期居住在山上,王大妈在山庄里还养了2条狗,10余只鸡。医生推测,此次不明原因的发热、腹泻很有可能跟居住环境有关系。

经医生提醒,王大妈才想起,在5月底,王大妈在干活的时候,脖子处感觉被针扎了一下,用手一挠后有刺痛感,王大妈的老伴儿凑近一看,脖子上竟然有个黑色的虫子,虫子一半的身体已经进入王大妈的脖子皮肤里了,家人立即将虫子拽出来,定睛一看,根据经验判断,是“蜱虫”。

回家后的王大妈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简单擦了一点膏药。根据家人回忆,此后王大妈还被该类虫子叮咬过一次,但均未在意。

宁波医院感染科许烂漫主任、杨辉主治医师立即对患者进行抽血送检“新型布尼亚病*检测”,结果显示阳性。

根据检查结果,王大妈患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是由蜱虫叮咬后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医生获得血清检测证实后,立马进行了正规的治疗,12天后,王大妈顺利出院。

做好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

据介绍,目前针对新型布尼亚病*感染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临床上主要以抗病*、对症支持以及防止并发症发生等联合治疗为主。因此,预防是最有效的手段。

在浙江,舟山、台州、温州、宁波等地均有病例报道,需引起重视。蜱虫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因此,在户外生活、生产人员及旅游者需要高度警惕,尽量不要到树林和灌木丛中去活动,如因工作所需必须进入,进入前应在衣服外喷涂驱避剂或者防蚊精油。

野外作业时,应该穿戴严实,并将衣袖和裤管口扎紧以防蜱虫叮咬人体,同时应当时刻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