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相邻病床患者的抗生素应用思考与总结与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两例患者相邻,同样发热,感染病原体接近(可能用接近这个词不太准确),抗感染药物却不同。与上级讨论后,稍总结如下:

例1耐甲氧西林的金*色葡萄球菌

相应的血常规:

例2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

相应的血常规:

最后例1应用替加环素(50mgQ12H)、例2应用利奈唑胺(mgQ12H)抗感染治疗。

虽然两例患者药敏都提示对利奈唑胺敏感,但前者血小板22,后者血小板,而利奈唑胺长疗程会骨髓抑制引起血小板减少,例1替加的MIC值也更低,这可能就是例1没有应用利奈唑胺的原因之一吧。

学习下利奈唑胺的常见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myelosuppression):临床上常常听到带教老师说利奈唑胺引起血小板减少,其本质应是“骨髓抑制(myelosuppression)”,因此不单是血小板减少可以出现,全血细胞减少也一样会出现。

2、血压升高:具有可逆性的非选择性的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的活性。单胺氧化酶(monoamineoxidase,MAO)是人体内天然存在的一种酶,催化单胺类物质氧化脱氨反应的酶。人体内含有两种单胺氧化酶:单胺氧化酶A和B。单胺氧化酶A主要分布在儿茶酚胺能神经元中;单胺氧化酶B主要分布在5-羟色胺能神经元、组胺能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这两种亚型都均可以使单胺类神经递质失活。常见的单胺包括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等,在使用上述缩血管药物的同时若联用利奈唑胺,能延缓这些升压药物的代谢,增强多巴胺、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等肾上腺素能样药物的升压反应,应注意调整用药剂量。类癌综合征、嗜铬细胞瘤、甲状腺机能亢进时都明确不建议使用利奈唑胺。

3、周围神经病和视神经病变:视力损害的症状,如:视敏度改变、色觉改变、视力模糊或视野缺损)。文献报道此视神经并发症与长期用药有关,且停药后视力迅速好转(PMID:,PMID:)

4、低血糖事件:口服9.5天后出现,肌酸磷酸激酶升高、横纹肌溶解及其他(头痛、腹泻、恶心.),还有报道一个患者同时发生三起与利奈唑胺有关的副作用(低血糖、乳酸酸中*和急性胰腺炎),停药后则迅速好转。

顺带复习下其他作者总结的目前临床常用的抗MRSA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利奈唑胺:

(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