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者仁心为病患,妙手回春济苍生 [复制链接]

1#

——专访浙江省仙居县乡村医生陈华

今天,人民视点报道陈华中医爱心事迹,全文如下:

人民视点浙江讯(倪申张琴)沙地村,位于浙江省仙居县城向西约40公里,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记者采访中发现,这里虽然交通不便,但每天从四面八方赶来找陈华求医的患者却络绎不绝,他们不单是因为陈华医术高慕名而来,最重要的是因为陈华在患者眼里,如同父母,对每个病患都有一颗慈爱的心。

子承父业,练就号脉绝活

现年63岁的陈华,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12岁时起,便开始跟随伯父和父亲上山采药、治病救人。他的父辈常常把他关在一间漆黑小屋里,指导他在棉线上苦练脉诊医术。记者亲眼见证,号脉是陈华最拿手的。别的医生号脉分六种脉象,他在祖传36种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现已达到72种:深、浮、滑、平、沉、洪……根据细微的差别,他能得出不同的结论。中医讲究望闻问切,陈华却把“问”放在最后。病人不用开口,他先号脉,再说病情,与病人想说的八九不离十。久而久之,“中华神脉”称号被广大病患传开。

陈华在医学方面极具天赋,而且勤奋好学。记者看到,他的中医馆里珍藏着多册古籍医书,其中多本是祖传的从医笔记。而他自己写下了多本笔记,记录着从医经历、研究药方、草药效用。由于他善于钻研,从医四十多年来,他在治疗血液病、肝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肿瘤、脑萎缩等疑难杂症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创造了中医奇迹。

厚德仁心,救人为本

陈华告诉记者,自他12岁开始学医时,父辈就经常教导他“一个好的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医德”,他也时常目睹父辈免费为贫困的乡亲们看病,方圆百姓都称陈家为“仁医世家”,乡亲们感激的眼神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立志长大后要秉承父辈“医者父母心”的传统,做个有爱心的好医生。据了解,陈华行医以来,累计为数万名贫困患者治病救人。

记者走进陈华中医馆,满目都是病人赠送的锦旗和堆放的感谢信,每一面锦旗和每一封感谢信的背后,都有一个医患之间感人的爱心的故事。。。

于静芬是缙云县人,十七年前的一天,她感觉人很不舒服,医院检查,查出来是血小板减少症和尿*症,当时医生说没办法治了,叫她回家准备钱换肾换骨髓,才有可能延长生命,她放弃了,主要是因为拿不出钱。后来听说陈华医生不仅医术高,而且会为贫困户免费看病,所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了陈华,吃了陈华几个月的药就病愈了,病愈后还生了两个小孩,一个今年十五岁,一个今年十二岁了。于静芬感激地说:“陈华医生是我的再生父母,不仅治愈了我的病,而且没收我一分钱,没有他就没有我的今天”。

在仙居农村,陈家显得与众不同:六层高的楼房装着电梯。这部电梯,专为重病患者提供方便。经常有重病患者住在陈家治病,最长的住了8个月,不少人还得到长期免费治疗、食宿。一日三餐,都由妻子蒋彩英安排得井井有条。金华一位姓傅的病人,几年前被查出肺癌,咳得厉害,整晚不能入眠。由于病人年已73岁,两地来回看病不方便,且以务农为生、家境不佳,陈华让她免费在家中治疗、住宿。一天夜里,这个病人突然咳血,陈华干脆搬了一把板凳坐在床边,每隔五分钟替她喂一次药,愣是整晚没合眼……在陈华家,她一住就是三个多月。

去年,一名患睾丸癌晚期的杭州病人,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家属慕名给陈华打来求助电话。当时,陈华正在北京出差,闻讯连夜飞回杭州,医院,为病人号脉、开药。病人出院后,陈华又连续为他治疗了四五年。在陈家,记者见到了这名病人,虽然看上去人较清瘦,但精神状态和常人无异。这名病人连称陈华“妙手仁心”。

在陈华那里,贫困患者只要真实提供其当地村、镇、县民*部门的证明,就可以得到免费治疗。今年5月,家在遂昌县农村的俞某,在家人陪伴下,来到陈华的中医馆。当得知俞某患肝癌多年,为医治已耗费多万元,家中负债累累后,陈华认真为其开方煎药,分文不取。

另有一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何某,被查出肝癌晚期,家里积蓄耗尽病情未见好转,正打算放弃治疗时,陈华闻讯挺身而出,免费为她治疗了近半年时间,直到病愈。为此,《浙江日报》“感动浙江”专栏进行了深入报道。

随着陈华声名远播,前来看病的人越来越多。来得早的人,凌晨4时就等在门口了,不少是从外地专程赶来的。一上午号20个脉,陈华的这个规矩轻易不破。可遇到急重病人,陈华也会破例,哪怕是后半夜,只要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他也会披衣起床,叫车出诊。

 怀揣梦想,光大中医

上午给病人看病,下午上山采药,晚上在实验室做实验,临睡前看医书。这是陈华一天最常见的安排。

在一方小小的研究室里,陈华一遍遍提取病患血清做实验;在中医馆后面的空地上,摆放着20多个煤炉,他一次次用古法烧炭煎药;在书桌前,他苦读医书,把各种典籍背得滚瓜烂熟……

陈华开的方子,几乎每味药都是自己采来的。离沙地村六里地的龙母山,仙居境内的青尖山等,都是陈华常去找药的地方。如今,陈华的采药团队已有六人,他们常开着小货车去大山深处找药。在陈华的中药房里,1多味草药塞满了中药柜的一个个笼屉,或分门别类地装进冰柜、玻璃罐、瓷瓶,贴上一块块小标签。

10多年前,陈华就投资多万元,买了细胞实验仪、细胞培养箱等设备。他把病人的血抽出来,放到细胞培养箱里,再把中药放到培养出来的细胞里,一味味地试,一味味地选。种中药经过筛选后,他得出种对肿瘤有疗效,从中选择配伍,研制出了抗肿瘤等方剂。

77岁的缙云县大源镇村民王均岳,患膝关节半月板受损多年,近五六年,医院无果,终日轮椅、拐杖相伴。去年12月,王均岳慕名被家人送到陈华处,一番诊断,三个疗程,如今,王均岳老人已能自己走路,家人开心不已。

余彩娥是温州人,去年12医院诊断轻度脑梗,CT报告显示脑内空切性梗塞,今年1月12开始服用陈华中医的心脑血塞通,共服用三个月,今医院诊断脑梗消失,颅内多普勒血流图显示“脑动脉血流频谱改变,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流加快。”余彩娥及家人都称陈华中医妙手回春。

“中医博大精深,古人的智慧是非凡的。”陈华感慨地说。数十年来,他发现,古人为许多中草药起的名字本身,就隐含治疗某种疾病的方子。为了光大中医药,广泛造福人类,年,他创办了仙居县神仙居养生研究院,致力于中医药养生保健产品研究。目前,研究成果达十七项,其中九项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并获受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