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自身免疫问题导致血小板低下,怎么治疗 [复制链接]

1#


  除了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脾亢等也是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因素。


  血小板减少主要危害为出血。5-10万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低于2万,易发生内脏特别是脑出血,危及生命。因此,血小板数值严重偏低时,需要卧床,禁止下地。


  血小板减少怎么治疗?


  在血小板减少治疗过程中,血小板数值较低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为不可缺少的药物,此外,多数患者还需联合丙球,一些中成药等治疗,更甚者需要免疫抑制剂,切脾等,多数患者都需几个月的治疗。


  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常见副作用包括:水钠潴留、高血糖(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促进食欲)、高血脂、向心性肥胖、高血压、感染、低钾、骨质疏松、失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有神经兴奋作用)等,但如果控制饮食(每餐小于2-3两)、适当运动、注意补钙,食用橘子汁、香蕉等富含钾的食物,副作用可控,停药后可恢复。


  然而,在实际治疗过程中,部分慢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病情反复不愈数年,长期激素治疗产生的副作用往往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真实对健康造成二次伤害,此时,联合中药辨证治疗,稳定血小板数值的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药物副作用!添加
  备注:


  关于本文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疗方面还有疑问,
  血小板减少病友会

长按识别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