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拔罐疗法先导 [复制链接]

1#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543.html

保健还是医疗,选择适合自己的拔罐方法

身体有患病和健康之分,拔罐也有医疗和保健之分,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拔罐方法,使拔罐疗效事半功倍。

医疗拔罐

医疗拔罐是通过拔罐达到治疗疾病或辅助治疗作用的效果。对于各种已经明确诊断的疾病,拔罐能通过有效的对症治疗,调整阴阳、疏通经络、活血祛瘀、消肿止痛,可缓解疾病的各种症状表现,甚至可从根本上治疗疾病。

保健拔罐

保健拔罐是指通过拔罐达到预防疾病,强身健体作用的一种拔罐方法,它能缓解肌肉疼痛,解除疲劳、调节精神状态,从而缓解紧张情绪,同时还能调整身体气血阴阳的变化,从而起到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

对于那些没有明确疾病或明确器质性改变但又表现出各种不适的人,以及那些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可以选用保健拔罐法。而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则可以在医师的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的基础上,询问医生的意见,辅以拔罐治疗,使疾病更快地痊愈。

注意禁忌

拔罐疗法的注意事项与禁忌证

虽然拔罐是一种简单实用又“能治百病”的治疗方法。但在拔罐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被术者的损伤,因此在拔罐时,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必须注意相关事项。

1、注意事项

①不要烫伤被术者,不要让火苗离施术者太近,不要使酒精滴落。

②同一部位不要天天拔,拔罐的旧痕处在消退前也尽量不要再拔,拔罐时时刻注意被术者的情况,罐内有水泡的人应立即起罐,并采取相应措施。

③拔罐过程中被术者如有不适,不要继续拔罐,应立即起罐,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措施。

④起罐的时候不要硬拔、强拉或旋转罐口,以免损伤局部皮肤。

⑤不要对心脏、大血管分布的部位以及月经期妇女的下腹部,孕妇的腰骶部、腹部、乳房等部位进行拔罐。

2、禁忌证

①身体上皮肤有溃疡、过敏、水肿者。

②患有出血倾向疾病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

③心、肾、肝严重疾病以及神昏、高热抽搐者。

④骨折患者在未完全愈合时。

⑤酒醉、过饱、过饥、过劳、大渴、大汗、大出血者。

作用机理

拔罐的治疗作用

1.发汗解表

通过吸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充血、扩张以及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达到发汗,驱除风、寒、湿邪的作用。此即中医传统所说的“风寒邪气随水气出”。临床证明,拔罐后,汗液排泄增加,并帮助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如尿素、尿酸、乳酸、肌酐等,使外入之病邪仍从外而解,可以改善皮肤的呼吸和营养,有利于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排出有害物质,驱除病邪,邪去则正安。

2.舒经活络

通过拔罐的吸附作用,加上良性刺激下的神经反射作用,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甚至破裂,局部和相应脏器、组织的血流量(气血)加速而得以畅通,此即中医所称的“活血化瘀,舒筋活络”功能,能增强关节、肌腱弹性和活动性、以及周围血液循环的作用,促进气血畅通,起到舒筋活络、通络止痛的作用。

3.消肿止痛

由于“驱除病邪,吸拔出有害物质”,增加了血流量,邪却而肿消、络通而痛止,从而达到了“消肿止痛"的目的。实践证明,缓慢而轻的手法对神经系统具有镇静作用;急速而重的手法则具兴奋作用。

4.温经散寒

由于火罐吸着皮肤的温热刺激,通过经络传导给相应的内脏器官组织,使体内寒邪得以拔出体外,从而达到“温经散寒通络”的双重治疗功效。

5.行气活血

寒则气凝,瘀则气滞。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由于寒、气、血的互为因果,从而形成气滞血瘀之病变。由于拔罐的“吸拔”、“温通”和良性刺激的神经反射作用,促进血液流量和循环的加速,使人体气血畅通,从而达到行气活血的作用。

6.增强皮肤渗透性

通过拔罐,使表皮角质层断裂,部分细胞间隔被破坏,从而大大提高皮肤渗透作用。这样既有利于驱除外邪,又可为皮肤局部用药打下基础。因为真皮各级血管的扩张、渗出及细胞吞噬活动的增强,明显有利于药物吸收并增强药物疗效。

7.促进伤口愈合,减轻瘢痕

通过拔罐,可刺激局部皮脂分泌增加及皮下组织酸性产物的渗出,或使汗腺中溶菌物质增多,加之皮脂分解、脂肪酸形成,使皮肤局部酸度增加,帮助局部皮肤自洁、抗感染,可使皮肤生发层细胞受刺激,有丝分裂增加,从而有助于伤口愈合,并可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增强肌肉的工作能力和耐力,防止肌肉萎缩,恢复人体活力。

8.调节体温

通过较大面积施用拔罐疗法,可使血管扩张,达到降温作用,此即中医称的“清热泻火"功效。这是因为皮肤的温度感受器接受刺激,通过视丘下部体温调节中枢,调节产热和散热,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反之,阳虚病人的体温低于正常,拔罐后,随着组织崩解产物入血,或血细胞崩解产物的刺激,可使产热增加或代谢旺盛,体温升高,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温壮阳气的功能。

9.调节阴阳平衡

中医认为,阴阳失调,百病丛生。“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说明保持和调整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是防病治病的重要保证。拔罐,对机体是一种良性刺激。通过皮肤神经感受器和血管感受器的反射途径传导到神经中枢,调节兴奋与抑制过程,使之阴阳趋于平衡,从而加强大脑,皮质对身体各部分的调节与管制功能,使局部皮肤相对应的内脏及组织代谢旺盛。

10.增强免疫功能

拔罐,使表皮瘀血出现自溶血现象,随即产生一种类组胺的物质,随体液(气血)周流全身,刺激各个器官,增强其功能活动,促进机体代谢旺盛,恢复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提高机体的整体素质和抗病力,从而增强其自身免疫功能。

综合拔罐法由于配合了其他中医治疗方法(如配合药物、针灸刺络、按摩),则其治疗作用可进一步增强,功能进一步扩大。不过,即使是单纯拔罐,随着施治方法不同,其作用强度亦有差异,如火力及水煮或水蒸气排气法拔罐,对局部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尤以大火罐或竹罐疗法显著。但合理地选择拔罐手法也是很重要的。

THANKYOU

参考及引用文献:

实用图示拔罐疗法

从零开始学拔罐薛永阁.1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