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什么是白细胞减少症,有什么症状 [复制链接]

1#

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0×10^9/升时称做白细胞减少症,白细胞减少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身体不适时白细胞数量通常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医院看病经常化验血常规。

白细胞的作用白细胞通常被称作免疫细胞,在人体中具有吞噬异物、产生抗体的作用,对机体自愈能力、抵抗病原体入侵的能力以及免疫力都有重要影响。细菌等异物侵入人体后会被巡逻的白细胞发现,然后大量白细胞会向入侵部位聚集,将细菌吞噬消灭掉。白细胞是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重要屏障,如果减少就可能发生严重感染。中性粒细胞白细胞的种类很多,一种叫做“中性粒细胞”的白细胞对预防感染最重要。当白细胞轻度减少时只要中性粒细胞不低于1.5×10^9/升就不容易感染,也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如果中性粒细胞少于1.5×10^9/升就比较容易感染,当其数量少于0.5×10^9/升时会非常容易引发细菌、真菌和结核菌等病原体的感染。白细胞减少的原因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由中性粒细胞减少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的绝对数低于个/立方毫米就可称作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果降至个/立方毫米以下甚至缺如就叫做中性粒细胞缺乏症。感染感染包括细菌性、病*性感染,立克次体病以及原虫。细菌感染包括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严重的败血症等,病*感染包括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性肝炎等,原虫感染包括疟疾、黑热病等,立克次体感染包括斑疹伤寒等。理化因素理化因素包括电离辐射、环境污染、磁场、各种实体肿瘤化疗以及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等。药物因素一些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会导致白细胞降低,如氯霉素、消炎痛、硫氧嘧啶、甲磺丁脲、苯妥英钠及抗癌药物等,当大剂量或长期服用这些药物时要注意检查白细胞、血小板。疾病因素某些血液疾病会导致白细胞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前期以及骨髓纤维化。另外还包括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家庭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及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等。白细胞减少的症状白细胞减少不明显时无任何临床症状,一般仅在体格检查时发现,可出现乏力、头晕、失眠、食欲不振等表现。如果白细胞下降较多就容易发生各种感染,可表现为高热、咽喉疼痛、溃疡,也可出现直肠、肛门等处坏死性溃疡,容易继发败血症。白细胞数量减少还会诱发白细胞减少症的并发症,如口腔感染、急性肛周脓肿、全身各系统感染等。口腔感染是白细胞减少最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在早期可出现扁桃体红肿、咽部黏膜溃疡,继而出现坏死水肿、黏膜潮红以及颈淋巴结肿大等。全身各系统感染最严重的情况是败血症,致死率高达30%~40%。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