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3年来患者血小板计数不断降低,诊断究竟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怎么食补         http://pf.39.net/bdfyy/bdfhl/150806/4673236.html
来源:优衣邦作者:吴还梅为什么患者最开始诊断为ITP,后续又诊断为NSAA?

女性患者,34岁,年4月因行宫颈息肉摘除术入院。血常规示白细胞和血红蛋白正常,血小板50×/L。患者自述4年前体检发现血小板计数80×/L,白细胞及血红蛋白正常,未进一步诊治,血小板一直波动于60×/L-80×/L之间。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

本次入院检查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活跃,巨核细胞不少,分化不成熟;乙肝两对半、风湿系列、Torch检测均为阴性,无异常,诊断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

后患者息肉摘除术顺利,出血不明显,因此未进行治疗。继续监测血常规,血小板波动于50×/L左右。

年12月患者因难免流产再次就诊,血小板降至22×/L。

年2月患者血常规示白细胞1.43×/L,中性粒细胞0.19×/L,血红蛋白69g/L,网织红细胞1.36%,血小板27×/L,网织红细胞计数25×/L,再次复查凝血四项、风湿系列相关检查及抗磷脂抗体均阴性。但本次骨髓涂片检查发现有核细胞增生减低,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最终诊断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SAA)。

为什么患者最开始诊断为ITP,后续又诊断为NSAA?ITP的诊断为排他性诊断,尚缺乏实验室金标准,临床诊断困难,需要逐项认真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根据ITP国际共识报告更新版,ITP诊断检测指标如下:注:TTP: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FSC:流式细胞术,HP:幽门螺旋杆菌,IVIG: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NGS:二代测序从表格中醒目地看到,该患者最初在诊断为ITP过程中存在不足,未行血小板抗体和血小板生成素(TPO)的检测。

TPO通过结合和激活TPO受体,刺激巨核细胞增殖、成熟、分化,参与并调节血小板生成全过程。ITP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TPO水平存在差异,检测TPO水平有助于区分不同原因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

TPO为诊断ITP的特殊实验室检查,研究发现血清TPO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呈负相关,但ITP患者虽然血小板明显减少,血清TPO水平仅仅略微升高甚至与健康人无异。对这些相对正常水平的一种解释为:由于血小板通过血液循环的数量增加或骨髓巨核细胞的数量增加,TPO清除的通路仍是正常的。近年研究发现,妊娠ITP患者血清TPO水平高于非妊娠ITP患者10倍以上,提示血清TPO水平检测对妊娠ITP的诊断或许有更大的临床价值。血清TPO水平是否可以作为预测TPO-RA治疗ITP疗效的生物指标?最新研究显示,ITP患者接受TPO-RAs治疗的应答与内源性TPO水平呈负相关。也就是说:基线TPO水平可以预测ITP患者接受TPO受体激动剂治疗的应答率,TPO水平越低,患者对治疗的应答越好。阿伐曲泊帕为新一代小分子TPO-RA,年获FDA批准用于ITP的辅助治疗。研究发现低基线TPO水平的ITP患者对阿伐曲泊帕的治疗反应更好,基线TPO水平越低,患者的应答分数越高;基线TPO水平与患者应答率之间有呈反比的趋势。表.不同基线TPO水平患者组的应答率由此可见,ITP患者基线TPO水平或可作为新型TPO-RA的疗效预测指标。作者:吴还梅校对:马鑫责编:徐雙菲封图:pingterest.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