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小板减少患者月经过多的治疗与进展 [复制链接]

1#

我得了ITP血小板减少后月经一直超多,导致缺铁贫血,还要吃铁剂,对肠胃不好。

我的医生每次给我开了宫血宁吃了,效果没有那么好。这次复发到9千,月经停不掉了,不得不去打了丙睾。很想减少每月的流量但是又不想有太多的副作用,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好的建议。

网上查了一篇文章分享,也想得到大家的经验。

血小板减少患者月经过多的治疗与进展

陕西医院郭宏选王鸣琴

血小板减少患者由于血小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经血反复过多,淋漓不断,且易伴发慢性失血性贫血,特别是中、重症患者。对之治疗西医常显疗效不足,无可奈何。我们根据长期临床实践,积累了如下多种有效治疗方法和经验:

1.,全面分析原因,提倡对因治本治疗。

因炎症导致炎性渗出增多的出血,首先控制炎症,再配以增强凝血止血的药;

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导致者以积极地综合抗肿瘤治疗为主;因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中医名是“崩漏”。)为患,可选用注射*体酮或苯甲酸雌二醇,甚者再加些止血药物,如云南白药、安络血、维生素K、止血芳酸和止血敏等,一般都可以达到止血目的。特别一提是在治疗和调节内分泌功能和止血方面,中医都有独到之一处。血液病导致者以血液专科的规范化治疗为主。

2、轻、中度出血过多或有出血倾向者西医常规治疗

ITP患者出血或有出血倾向者,可先采取西医常规止血方法,应用止血敏、止血芳酸、维生素K、维生素C、安络血、云南白药等;非胃肠道出血,还可加地塞米松或氢化可的松于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阴道出血可肌肉注射丙酸睾丸酮50~毫克,每日1次,如再无效,可加用催产素肌肉注射,配合输血小板,止血效果更好些。

3、难止性出血、月经过多中医治疗特色------辨证论治、治病求因、综合效验。

中医治疗“血证”历史渊源久远,成果卓著,论著颇丰。如清代医学家唐容川著有《血证论》8卷,讨论气血水火关系以及血证与脏腑、脉证死生、用药宜禁等问题。提倡止血、消瘀、宁血、补血四大治血证原则,成为后世治血的楷范。我院根据古今血证治疗经验,总结后提出辩证论治止血五法则:

(1)凉血止血:主要用于邪热迫血妄行所致的出血,药物如水牛角、生地、丹皮、白茅根、青黛、地榆、槐花、侧柏叶等。本法常与清热类药物同用,以加强清热止血的疗效,但凉血应防寒凝血瘀,过用易伤脾伤气,甚至转为气虚血失统摄,使出血迁延难愈。

(2)收敛止血:主要用于虚证出血或大量出血,药物如白及、棕榈皮、仙鹤草、乌贼骨等。本法过用易留瘀血,使出血难愈,并出现疼痛、发热等症状,故多与化瘀止血药相配伍,使血止而不留瘀。

(3)化瘀止血:主要用于瘀血阻络,血不循经所致的出血,或配合其他治法应用,药物如三七粉、生蒲*、五灵脂、花蕊石、血余炭等。

(4)补血止血:主要对于气血津液亏虚患,以培补气血精元而达生血充血,补气摄血的止血要旨。

(5)温经止血法:主要用于虚寒性出血,常用药物如伏龙肝、炮姜或炮姜炭、艾叶等。本法常与温阳益气法合用,但血得热易妄行,温经止血药与温阳益气药配伍时,应注意不可过于温燥,可少佐寒凉之品以制之。

在运用止血药物时,还应结合出血部位及病变脏腑,选择相应的方药,加强治疗的针对性,以提高疗效。止血为治疗血证的第一要法,止血药的使用应恰当而得法,同时还要正本清源,若蛮用止涩之品,不但出血难止,且易留瘀,甚至出现瘀血不祛,新血不生,血不归经的复杂病情,因此,止血须防留瘀。

另外中医治疗血证必须要重视调气:血证虽属血分病变,然气与血互用互生,在出血的同时,一般都有火旺、气逆、气虚等病理变化,所以有“善治血者,不求有形之血,而求无形之气”的说法。一般清窍出血多有气逆火炎之病机,故应重视降气泻火法的应用。下窍出血属气虚者注意益气举陷。气分热盛,气血燥动不宁者,应注意清热凉血。气虚不摄所致各种血证,均应益气摄血。大出血者有气随血脱之虞,急当补气摄血固脱。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