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宇飞,九三学社社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中医院肿瘤诊疗部主任及内经教研室负责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全国*协委员,北京市*协常委。发表文章多篇,总影响因子38,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肿瘤康复》《食管癌临床康复》等专著8部,科普20部;曾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著作一等奖、国家科技部优秀科普推荐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在随着结直肠癌患者人群逐年增大,社会对品质生活及精准个体化医疗健康服务的需求,是我们必须正视的挑战和机遇,极具现实和战略意义。
中医药在防治结直肠癌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作用和地位,可以起到减*增效的作用,且相对价格较低。现有资料显示,在结直肠癌的诊疗过程中及时进行中医药干预,形成中西医结合的优化方案,对于提高结直肠癌防治水平,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杨宇飞长期致力于中医药在结直肠癌的康复中的作用及机理研究,提出中医阴瘤理论和中医综合治疗理念,研制开发祛邪胶囊等院内制剂,多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祛邪胶囊可以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并找到获益人群特征。构建了结直肠癌临床中医综合治疗模式,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并且形成了结直肠癌中医药康复系统研究模式,建立与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人才研究队伍。
1.北京中医肿瘤防治办公室与大数据创新实验室
北京市中医药大数据创新实验室近两年参与了肿瘤患者登记注册平台、健康乡村肿瘤早筛及分级诊疗平台、重大疑难疾病结直肠癌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智慧云平台建设,探索了恶性肿瘤防治康复实践中几大信息化支撑系统架构的建设,并依托互联网尝试建立恶性肿瘤患者大数据研究的初步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设计了中医肿瘤防治筛查系统,医院带动能力,构建以村网格员为抓手的乡村“早防早筛”队伍,将中医药融入结直肠癌防治保康的全过程,并在“三级联动”模式下建立“绿色转诊”通道,使结直肠癌筛查和诊疗全覆盖。目前筛查人,年筛查率58.53%,较既往模式提高42.25%,高危人群人、低危人群人,通过干预五年未出现一例结直肠癌患者。
2.结直肠癌全程管理中西医并重方案研究
结直肠癌辅助化疗期
对于术后病理分期为高危II期或III期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是提高获益的关键。然而化疗所导致的不良反应是导致患者化疗延期甚至停止的主要原因。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化疗期间患者临床症状,提出辅助化疗期间“两阶段三步曲”的中医辅助治疗方法。目前以CapeOX或FOLFOX方案为主的化疗主要会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以及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骨髓抑制的表现。根据其临床症状及表现,辅助化疗期第一阶段主要以健脾和胃为主,目的是减轻消化道不良反应。方选六君安胃加减。辅助化疗期第二阶段主要以健脾益肾为主,化疗药物的血液*性是化疗期间常见的不良反应,3级以上的骨髓抑制除导致化疗延期,更甚者可发展为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出血等,严重者可导致患者死亡。针对骨髓抑制,杨宇飞自拟芪菟二至汤以健脾益肾,主方以当归补血汤加减而成。化疗期间患者易受外来邪气侵袭,外加素体虚弱易感,多出现发热、流涕等外感症状,结合化疗期间患者的体质及现代气候环境,自拟感冒颗粒,方以银翘白虎汤或桑菊饮加减而成,治以辛凉解表,清热解*。
结直肠癌抗转移复发期
杨宇飞所带领的团队率先在国内进行结直肠癌的抗转移复发中医治疗,并先后获得首都发展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挪威NAFKAM种子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十一五国际合作项目、科技部十二五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围绕结直肠癌的全程综合治疗与康复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形成结直肠癌术后抗转移复发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并在全国推广。十一五、十二五课题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以上中医治疗可降低早中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率。由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体内阴阳尚未稳定,余*未尽,正气未复,若不及时巩固和预防,极易出现复发或转移之象。早中期结直肠癌予西医手术治疗后,仍处于脾气亏虚状态,且兼有余*未清,放化疗在祛除大部分*邪的同时对脾气也造成了更严重的损伤,临床上常表现为纳差、乏力、腹胀、腹泻等。健脾是杨宇飞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调理脏腑的首推之法,常以四君子汤加减,旨在防止复发转移。另在方中加入补肾之药,如女贞子、旱莲草等,意在先后天之本互为因果,常相互影响,加之补肾药物,可促使人体正气逐渐恢复,进而预防术后复发与转移。术后Ⅱ、Ⅲ期患者多表现为本虚之证,虽然均为无瘤患者,其体内残存的肿瘤细胞即可认为是该患者的标实表现,因此每一个患者均应在辨证论治本虚证的基础上酌情加祛邪药物治疗。
晚期结直肠癌中西医并重治疗方案
晚期结直肠癌极少部分通过转化治疗可以治愈,绝大部分不能治愈。美国seer数据库的真实世界注册研究表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平均生存期仅14个月。在中国能够接受西医从一线到三线最好治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人群有限,治疗费用的高昂及治疗过程的漫长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是痛苦不堪。杨宇飞团队根据早年研究发现,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费用比很低且效果好,早年的多项研究表明,中药治疗在延长中位生存期、提高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优势,寻找中医优势人群,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优势,才有可能找到适合中国人晚期结直肠的治疗方案。杨宇飞认为结直肠癌的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虚为始动因素,肝郁为促进因素,脾、肝、肾亏虚是终末期关键因素;痰*、湿*、瘀*内结为病之标,标本互为因果。故治疗上应扶正兼顾祛邪,以扶正为主;“扶正”首推健脾,进而脾肾双补,“祛邪”根据痰*、湿*、瘀*灵活治之,故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以“健脾补肾解*”为原则,然后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中医治疗方案,肿瘤稳定期以中医药汤药治疗为主,扶正祛邪并举,根据中医证型及不同转移脏器随症加减;肿瘤快速增长期或出现临床症状时,可加入标准口服化疗药,中药减少祛邪之品。若肿瘤并且仍控制不住在口服标准化疗药基础上加用口服小剂量靶向药,中医药治疗同前。
3.中医药减轻对放化疗引起*副反应的研究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肿瘤治疗的手段逐渐多样化,但放疗和化疗仍然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目前针对放化疗的*副反应的治疗是西医的一个弱项,而中医药对减轻放化疗*副反应方面则有着明显的优势。杨宇飞所在团队对于中医药减轻化疗引起的*副反应进行了相关研究,对中药汤剂治疗希罗达相关性手足综合征的疗效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得出口服中药对于减轻患者手足综合征和消化道症状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对中成药“清血颗粒”对于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进行了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该项研究表明:具有活血化瘀,养阴清热作用的中药组方,对于放射性食管炎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缓解吞咽困难、疼痛等临床症状,且在该研究过程中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此外,杨宇飞强调中医药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全程、综合、个体化干预。中医综合治疗是肿瘤综合治疗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有计划地合理的利用各种不同的中医治疗手段,最大限度的发挥中医整体治疗的优势,力争肿瘤的全程治疗。除了在化疗期间口服辨证论治的汤药及中成药外,根据前期研究基础中医食疗、中医五行音乐疗法、中医足浴泡洗疗法等也能够在放化疗期间,减缓患者不适症状,降低*副反应,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4.建立肿瘤康复学科—全国康复基地建设
杨宇飞于年成立了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肿瘤康复分会,医院的中西医结合专家团队致力于肿瘤康复事业。以学科建设为统领,以基地建设为抓手,以网络学院为平台,以医、患、护、企业为培训对象,编撰各种教材,开创中国老年肿瘤康复事业,积极开展与国外相应学术团体的合作。
中医院作为全国首家肿瘤康复基地建设单位,基地以结直肠癌全程精准康复为抓手,通过多学科一体化的诊疗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精准康复模式转变,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肿瘤康复治疗中的核心作用,为建立肿瘤康复学科奠定基础。
(转自中医科学院小喇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