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左旋咪唑加甲泼尼龙,不同血小板有不同的疗 [复制链接]

1#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Primaryimmunethrombocytopenia,ITP)在成人中的发病率达(5~10)/10万人,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器官出血,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机制上,ITP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破坏血小板,导致血小板数量减少,治疗方法主要是抑制血小板破坏.促进血小板生成。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已是ITP公认的一线治疗药物,但仍有部分患者在减量停药过程中出现症状复发或出现严重副作用与继发感染。


  近年来研究发现,左旋咪唑具有非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增强作用,主要通过提高辅助性T细胞的功能以发挥机体免疫调节作用,进而影响造血系统功能。研究提示左旋咪唑可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疗效比较


  在治疗后2周分别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患者进行血细胞分析检查,以判定疗效。


  ①完全反应(CR):治疗后PLT×10^9/L,且没有出血;


  ②有效(R):治疗后PLT30×10^9/L并且至少比基础血小板计数增加2倍,且没有出血;


  ③无效(NR):治疗后PLT之30×10^9/L,或者血小板计数增加不到基础值的2倍,或者有出血。


  ITP占出血性疾病的30%,在成人中的发病率可达1/万人,严重时可危及患者生命。由于机体内体液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大量生成,并与血小板膜糖蛋白结合,使之被巨噬细胞识别、吞噬并清除,从而引起机体内血小板数量减少。


  针对这一机制,多种抗炎药物已广泛应用于ITP的临床治疗中。其中,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已经成为治疗ITP的一线药物,据报道单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率可达60%~80%。

然而,长期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能导致多种不良后果。此外,仍有20%左右的患者治疗无效或复发。更多精彩,医院

病友加群可以填写

↓↓↓

↑↑↑

往期精选

从采血站到病人床头,血液会经历哪些过程?

慢粒白血病处于急变期,还有救吗?

有这些关节问题的人务必不要被误诊成红斑狼疮!

红斑狼疮是什么引起的?

本文医疗建议,仅供参考。如需当前用药指导,停药评估,病情预估等服务,可以戳下方获取帮助。

点击“在看”给小编加鸡腿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