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治疗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620/6341411.html天坛中枢淋巴瘤刊
第9期之人物专访
神外前沿讯,首都医科医院近日迁至新址,医院的大力支持下,由老院区的15张床位扩大到34张,病人周转量可达每年例次。
目前,对于复发或复发几率较高的“难治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主要依靠大剂量化疗来“根治”,但因为大剂量化疗会带来骨髓抑制等严重副作用,此前很难顺利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恰恰能够促进骨髓重新生长,为大剂量化疗创造条件。
为此,医院血液内科在新院区建立了层流病房,正在计划对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为主的疾病开展自体干细胞移植项目,让约三分之一的中枢淋巴瘤患者能够从大剂量化疗上明显获益。
医院血液内科主任刘元波教授在接受神外前沿访谈时表示,医院血液科将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为特色,以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为发展重点的全面发展的科室。
以下是访谈实录:
新病区新装备
神外前沿:搬到新院后,血液科的科室的床位、人员上是什么状态?
刘元波:在旧院区的时候,我们血液科和消化内科在一个病区,只有15张床位。现在新院区我们有了独立的病区,可利用的床位有34张,其中还有6张是层流病房。还有两个护理单元,所以护理团队人员也增加了,现在是21名护理人员。
目前,科室的医生有12名,2名在外面培训,还有1名在大内科、急诊等科室轮转。我们医生虽然少了一些,但日常工作还是可以顺利进行的。
神外前沿:层流病房的几张床位有什么打算?
刘元波:层流病房是百级的,是相对干净的单间,又叫无菌病房。我们准备分三步走:第一步,进行大剂量化疗,因为对于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恶性病,现在联合化疗仍然是治疗的第一位,至少是第一步必须这么做。化疗量的增加势必有副作用,尤其是粒细胞缺乏,白细胞特别低,很容易感染。像我们这个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为特色的科室,需要大剂量化疗药物才能通过血脑屏障,但带来的副作用比较大。现在层流病房就会使这些病人获益,可以降低感染率,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步,我们目前的血液实验室正在完善当中,医院非常支持我们,准备开展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简称自体移植),这一部分也要放在层流病房,在自身干细胞支持下进行大剂量化疗。
第三步,等各方面条件成熟之后,我们开始考虑异基因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上图:层流病房
神外前沿:第二步的自体干细胞移植是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吗?
刘元波:针对所有的恶性疾病,比如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白血病等,当然一开始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为主。
神外前沿:血液实验室是什么情况?
刘元波:是我们自己的实验室,我们做的是血液内部的研究,包括干细胞采集、鉴定、储存和应用。实验室由于专业性比较强,目前由血液科高级医师兼职,同时也在配备技术员。
上图:血液实验室
干细胞移植VS中枢淋巴瘤
神外前沿:干细胞移植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应用价值体现在哪里?
刘元波:干细胞移植目前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巩固治疗,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好之后,有复发的可能性。为了防止复发,或者降低复发几率,延长病人的存活期,我们就可以用自体移植的方法,在干细胞支持的情况下进行大剂量化疗。
神外前沿:这种治疗的禁忌症是什么?
刘元波:首先,病人的年龄不能太大,自体移植年龄一般要求在65岁以下;其次,没有其他严重的合并症,比如房颤、严重的肝功能不全、严重的间质性肺炎或者传染病等。
神外前沿: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中,适合做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占比多少?
刘元波:应该有1/3,因为我们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较大的中心,病人中50岁以下的占比不少。对于中枢淋巴瘤的治疗,国际上还没有达成完全的一致,巩固治疗的方法有三大类,包括自体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放疗、其他药物巩固,所以排除了禁忌症之后,病人还有其他可供选择的方法。
神外前沿:自体移植与放疗、药物巩固相比,优势和特色体现在哪里?
刘元波:三种方法各有特色。第一,过去认为放疗副作用很大,但现在我和医院放疗科主任邱晓光教授商量过,在国际上也有共识,巩固治疗时放疗剂量只要不太大,总量不要超过36Gy,就能有效减少副作用。
但放疗不管剂量怎么控制,也很难避免中远期的神经*性,尤其是对于年龄60岁以上的病人。所以放疗不能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但作为巩固治疗是一种可选的方法。
第二是联合化疗,一线治疗缓解后,下一步就要巩固治疗,换其他的药物,改变用量、方案,进行定期巩固和维持治疗。这个方法其实副作用不太大,但反复化疗存在耐药的问题。另外,增加剂量会增加副作用,所以也有一定缺陷,包括残留病灶的根除不太理想,难以控制复发等问题。
第三,自体移植实际上是在自身造血干细胞的支持下,进行大剂量的化疗,也就是化疗的药物剂量很大,尽可能去消灭残留的淋巴瘤细胞。为了克服它带来的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等骨髓抑制的副作用,把自体干细胞输回去,骨髓重新长回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副作用,增加正作用。自体移植是为大剂量化疗创造条件,是在化疗基础上的一个进步。
总之,这三种方法哪一种使病人更大获益,是需要个体化考虑的,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经济条件、身体状况等各种因素。
神外前沿:干细胞移植对生存率或缓解率的影响有没有粗略的数据统计?
刘元波:国际一组最大的结外淋巴瘤协作组的大数据,有例,化疗后分为两组进行巩固治疗,一组采用放疗巩固,另一组采用自体干细胞支持下的大剂量化疗。
观察了几年时间,目前的结论是,这两组的总体疗效包括缓解率、无进展存活期(PFS)相似,所以并没有得出哪一种方法更好的结论,这两组方法都可以作为巩固治疗的选择。
这是目前对这两种方法样本量最大的前瞻性研究,我的观点是,这些方法都是可以考虑的,要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比如有的病人60岁左右,年龄偏大一些,或者不到60岁,本身有脑血管病,放疗则可能会带来一定的问题。
神外前沿:你们是否是国内第一家中枢系统淋巴瘤做自体移植的?
刘元波:不是第一家,我们是准备开展,干细胞移植这项技术在中国已经非常普及了。20多年前,医院工作时就做过异体干细胞移植。自体移植本身不是非常先进的技术,而是一种血液科常规的应用技术,但是自体干细胞移植在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治疗中的应用非常少,这是由医院很少见。所以相关应用、数据就很少,我们有充足的病源才得以开展,为了给病人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我们打算进一步开展这个项目。
新病区收治患者情况
神外前沿:你们病区什么时候开业的?
刘元波:我们是10月1号搬过来,4号开始准备工作。10月8号正式开始接收病人,到现在一周左右(截止10月16日访谈时),我们的普通病房28张床已经全部收满,并且已出院病人有20个了。
神外前沿:这48名病人中,中枢淋巴瘤占比多少?
刘元波:80%多。
神外前沿:搬到新院后,科室特色是不是更明显了?
刘元波:我们有一批中枢系统淋巴瘤病人是已知需要连续治疗的,所以一开诊就把这部分病人抓紧收过来了,但下一步会有所控制,希望可以将中枢系统淋巴瘤的比例控制在50%左右。
因为我医院、医院,所以我们科的病种也要有所控制,除了中枢淋巴瘤,还要做白血病、骨髓瘤等多种疾病。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以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为特色,以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为重点,全面发展的科室。
我们的床位数虽然扩大了,但我估计还是会非常紧张,或者说远远不够的。我们有一部分病人是与神经外科合作的,包括胶质瘤的精准诊疗,还有一部分生殖细胞瘤的患者,所以我们尽量加快周转,使病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
感染率
神外前沿:病人感染率大概是多少?
刘元波:我们感染率不高,因为我们治疗的防护措施比较好,护理也比较到位。过去在旧院条件差一些的时候,用药会比较酌情,但感染率也不高。
神外前沿:在层流病房中感染率会降低多少?
刘元波:我们希望在层流病房中感染率在1%以下,甚至零感染。因为层流病房环境消*很严格,病人自身也要消*,要药浴、口腔护理、眼镜护理、全身消*,总体来说有了层流病房,治疗剂量也可以更大一些。
以淋巴瘤为特色
神外前沿:现在床位的规模下,计划每年收治多少病人?
刘元波:我们15张床位时最多每个月周转70~80个病人,现在30多张床位,每月预计~例次,一年大概例次,这包括一些反复治疗的病人。
我们从收治病人人次、例次来看也算是国内比较大的中心,在国内血液界也有一定的认可度,我们要继续把这个中心越办越好,为少见病、疑难重症提供更好的治疗,这也符合天坛特色,以及医疗改革中疑难杂症的相关*策要求。
神外前沿:平均每人住院日长多少?
刘元波:去年统计大概6天多,五年前是十几天,但现在病人多了,治疗更有规律、更进步了,所以周转也快了,但现在还有进步的空间。
神外前沿:每年例病人在医院单独的大病区中也是比较靠前的吧?
刘元波:相比较而言我们算是大病区了,扩大以后收治病人数是比较大的,因为血液肿瘤本身发病率就比较高,虽然中枢淋巴瘤相对罕见,但在我们这里就不算罕见,所以我们会越做越大。这里也特别感谢院领导的支持并为我们创造的好的条件。
受访者简介
刘元波教授,现任首都医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血液系统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30余年,擅长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化疗及生物靶向治疗、脑肿瘤精准诊疗。社会任职为首都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系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血液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血液内科专科医师分会理事;医院学会血液病精准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液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常务委员;亚太医学生物免疫学会血液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海聚工程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科技进步奖、北京市自然基金等评审专家。主持和完成美国NIH及国家自然基金等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联系我们
科室值班电话-;医生或患者联系我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