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典型病例BS胆红素吸附器治疗血 [复制链接]

1#

摘要

38岁男患者,因“咳嗽咳痰伴发热4天、血小板减少1天”入院,后肝功能及肾功能进行性损伤,凝血功能异常,且血小板较低,诊断为急性肝损伤合并血小板减少症并转入ICU。期间患者总胆红素持续升高至.5umol/L,经过两次BS胆红素吸附治疗后,总胆红素水平下降至93.4umol/L。

临床资料

主诉:咳嗽咳痰伴发热4天、血小板减少1天

现病史:患者男,38岁,年2月9日13时00分入ICU时神志清楚,精神较差,恶心、呕吐,无呼吸困难,全身皮肤黏膜可见*染,未诉皮肤瘙痒。全身多处皮肤可见大片状红斑。入院诊断为“1、急性肝损伤2、血小板减少症3、多脏器功能衰竭,4、肺部感染。”予以保肝降酶退*,改善微循环,保护重要脏器功能,肾脏替代,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输血等,应用抗菌+抗病*,激素抗炎等对症治疗。年2月9日16时20分患者行CVVH无肝素抗凝治疗。

辅助检查:年2月10日查房全腹CT显示脾大,脾脏内斑片状低密度影;胆囊炎伴胆汁淤积可能;脂肪肝,胆囊窝少量积液。患者血小板较低继予凝血内原复合物止血及备注血小板等支持治疗;患者肝功能损坏严重,导致急性肝衰竭,肝内小胆管、微胆管毛细胆管破裂,结合胆红素反流入血,导致全身*疸,凝血功能异常,且血小板较低,病情危重,患者肌酐出现升高,双下肢水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患者肾功能也出现重度损伤,可能处于急性期,还会进行性加重。

诊断:1、急性肝损伤2、血小板减少症3、多脏器功能衰竭,4、肺部感染

治疗过程及结果

1)患者目前有明显发热,肺部感染严重,血象升高,考虑细菌及病*感染可能性,治疗上予以泰能、万古霉素联合抗菌,达菲抗病*,中小量激素抗炎等治疗。

2)补充凝血因子,改善凝血功能,必要时输注成分血对症处理,预防消化道出血等相关并发症,加强营养等各对症支持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3)患者尿量有所增加,双下肢水肿减轻,肾功能提示肌酐、尿素氮较前下降,考虑CRRT治疗有效,继续予以CRRT治疗。

4)患者胆红素提示较前一日结果略有升高,拟行血浆置换+胆红素吸附治疗。

两次胆红素吸附治疗后患者胆红素下降明显,从治疗前.5umol/L下降至93.4umol/L。

治疗过程中血胆红素下降变化表

讨论

两次血浆吸附过程中血液流速ml/min,血浆流速25-30ml/min,治疗时间为2.5h,血浆处理量为-ml,两次治疗结果对总胆红素的吸附效果不一样,患者在治疗前体内聚积的总胆红素较多,因此相同吸附量下降低的胆红素量有限,故在第一次吸附时,胆红素浓度降低不是很明显,第二次治疗是基于第一次的基础上,总胆红素水平已经降低,所以再次治疗时,吸附同量的胆红素时,血液浓度下降就相对明显。整体来说,BS对降低血浆胆红素浓度是确实有效的。

来源: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创业板上市:健帆生物股票代码:)

首家以血液净化产品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