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年血小板减少患者有哪些特点如何处理 [复制链接]

1#
京城白癜风康复天使 http://www.wangbawang.com/

在老年人的血常规检查中,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很常见,但老年患者发病较为缓慢,常有长期皮下出血史,由于症状较轻常常被忽略,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

血小板是人体内最小的血细胞,从骨髓巨核细胞发育而来,在血液中主要发挥止血和凝血的功能。正常人每一微升血液中含血小板是10~30万个(~×/L),当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L)为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1(50×/L)容易发生出血。

老年人血小板减少通常起病隐匿,但危害很大

老年人的血小板减少症通常起病隐匿,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主要表现为皮肤针尖样出血点,以下肢多见,也可以出现鼻,齿龈,口腔粘膜出血。严重的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眼结膜出血、口腔血泡、皮肤大片瘀斑和血肿、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甚至脑出血危及生命。

专家提醒,发现血小板减少或身体有出血表现应该到血液专科就诊

医生首先会行血涂片检查排除假性血小板减少,出血倾向明显的患者还需要筛查凝血功能除外其他一些容易导致出血的疾病。

如果明确为血小板减少症,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一、血小板生成减少:某些因素如药物、化学物质、恶性肿瘤、感染和电离辐射等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或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骨髓衰竭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等。

二、血小板破坏过多:主要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情危重,比较少见。

三、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在脾内滞留破坏过多。

在以上原因中,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症最多见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医生需要进一步考虑是特发性或是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后者是指存在药物作用因素、合并病*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增殖性疾病)导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综合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点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发病特点,老年人发生严重出血的几率更高,因此对于血小板减少老年患者而言,发现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