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殿疯病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ge_ala端午假期正遇中考,天气炎热,广大市民要注意“吃”,谨防食源性疾病。这个季节也是农忙季节,户外活动增多,要预防被蜱虫叮咬。
端午节期间人员外出会增加,新冠肺炎依然是防控工作的重中之重。
新冠肺炎
1
当前,国外新冠肺炎疫情依然持续流行,境外输入病例和复阳病例仍不断发生。广东省广州市和深圳市的疫情尚未完全控制。新冠疫苗全程接种率虽有所提高,但还未建立起牢固的免疫屏障。因此市民还要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防护措施。
01
正确佩戴口罩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菜市场、商场、超市等人员聚集的场所时应正确佩戴口罩。且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并佩戴口罩。
尽量避免参加人群聚集活动,少去或不去人员密集或封闭的场所,减少外出聚餐次数。
02
勤洗手
外出回家后、饭前便后、触摸公共设施后、咳嗽或打喷嚏后用肥皂(或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并保证肥皂或洗手液在手部作用的时间大于20秒,如无洗手设施,可用免洗洗手液、消*湿巾、手消*液等清洁用品代替洗手。
清洁双手前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
03
保持居室干净整洁
保持居室清洁干净,及时清理室内垃圾。定期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
04
不购买进口冷链食品
不购买进口冷链食品。购买冰鲜食品时应佩戴口罩和手套,避免直接接触食品;食品处置过程中应做到生熟分开,处理完食品后及时洗手,食品应煮熟煮透,避免食用生冷海鲜。
05
非必要不外出
非必要不外出,如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人员,归来后要主动进行14天的健康监测。
06
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工作安排积极预约,完成新冠疫苗接种。
07
一旦出现症状及时就诊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症状,应及时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到发热门诊就诊,主动告知医生近14天内的行动轨迹。
食源性疾病
2
进入夏天,气温逐渐升高,为细菌增殖创造了条件,食物更容易腐烂变质,肠道传染病和食物中*事件易发。
预防措施
1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脏东西后、加工制作食品前要洗手,定期对餐具进行消*。
2
家庭采购食品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要购买变质的禽、蛋、肉和水产品。
3
注意厨房和饮食卫生,做饭做菜时砧板做到生熟分开;不吃未彻底煮熟的食物,不喝不干净的生水。
4
外出就餐时,一定要注意选择正规、卫生条件好的饭店或餐厅。
5
注意防虫、防鼠,加强对粪便、垃圾和污水的卫生管理。
6
一旦发现肠道传染病症状者,医院就诊。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3
是蜱虫叮咬人后,其携带的新布尼亚病*通过血液进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新发传染病。在丘陵、山地、森林等地区生活、生产的人员,野外旅行者和直接接触病人血液或体液的人员均有感染的风险。
主要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乏力、食欲不振等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患者可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
预防措施
防止蜱叮咬是预防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关键。
野外活动时,应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衣长裤,扎紧裤腿,裸露的皮肤涂抹驱避剂,避免在草地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野外归来要认真检查自己身体,尤其是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定期清理宠物皮毛。
护理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人时,不要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和体液,最好穿戴口罩和手套。
值得提醒的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病死风险高,高发季节在5-6月份,因此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者,一旦出现发热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前往大型医疗机构就医,缩短确诊时间,并主述有关暴露史。
end
来源:合肥疾控
审核
马娜娜责编
侯丽娟编辑
张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