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张亚斐整理报道
个子不高,但在患者心中却有着十足安全感的伟岸形象;言语不多,但爽朗坚定的声音总能带给病患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力量;他历经磨难,却热心公益致力于帮助更多贫困学子圆梦;他勇斗病魔,却在壮年毅然签署遗体捐赠同意书……
他是一名与病魔战斗的患者,亦是一位在救死扶伤、传递大爱的路上走得坚定执着的医者!
医院血液肿瘤科副主任杨晓刚。
学医,是为了帮助更多像我一样的病人
“学医不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帮助更多像我这样的病人。”
2岁时,杨晓刚就因为疾病导致右腿残疾,而命运之神并没有对这个小男孩多加眷顾,8岁时,他又被诊断出患有肝病。
治疗、吃药、休学……杨晓刚并没有在长年累月与病魔的斗争中被打倒,而是展现了异于常人的坚毅:他独立自强、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尤其数理化成绩突出,获得全国奥林匹克竞赛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此时,学医的种子也渐渐在体弱多病的杨晓刚心中生根发芽,高考结束后,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医学专业,从此便踏上了身披白衣治病救人的道路。
医学院的学习和临床工作实践,杨晓刚掌握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小患病的经历,更让他深切地懂得如何去做一名患者需要的好医生。作为一名血液科的医生,工作以来,他始终用自己的微笑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去影响病患,帮助他们在减轻病痛的同时,对生命怀有更多的希冀。
年,31岁的徐慧(化名)因为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复发而全身出血,血小板不到正常人的1%,病情危重,医院血液肿瘤科抢救。杨晓刚和同事们拼尽全力抢救了半个月后,终于将她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这已经不是徐慧第一次发病了,在过去的几年里,她尝试了各种一线、二线治疗,收效甚微,她依旧面临着随时因不明原因出血而生命垂危的危险。年轻的徐慧因此意志消沉,一度想要放弃治疗。
杨晓刚为徐慧调整治疗方案的同时,也给予她心理关怀,不停地鼓励她,帮助她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即使好转出院了,杨晓刚依旧通过电话和